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19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303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54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5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位累犯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指出,现行刑法中的累犯制度不适用于单位犯罪。论证了构建单位累犯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了单位累犯构成要件和如何处罚单位累犯以及直接负责的有关人员,并提出了认定单位累犯中应注意解决的若干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2.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由单位的负责人或者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所实施的,由刑法典明文规定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我国传统的刑法学理论对犯罪构成和刑事责任的研究是以自然人构成和刑事责任为基础的,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固然有其共同的特征,但单位犯罪在犯罪构成和刑事责任等方面毕竟有其独特之处,而我国刑法学理论界对单位犯罪的研究起步较晚,导致对单位犯罪的概念、刑事责任的认定存在分歧,本文仅对此略谈粗浅已见。  相似文献   
3.
单位共同犯罪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刑法学界对单位犯罪的概念、构成条件、处罚等问题皆作了较为深入、成熟的探讨,但对单位共同犯罪问题尚缺乏深入的分析,本文对单位参与犯罪能否构成共同犯罪、单位共同犯罪的特征以及单位共同犯罪司法认定中的若干重点、疑难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现行刑法在立法上确实了单位与自然人同为我国刑事法律主体的二元机制。但基于传统刑事理论对单位犯罪的否定,导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单位犯罪辩护权规定的相应阙如。程序立法的失缺,必阻碍实体法的实施。鉴于此,本文对单位犯罪辩护权理论作了些尝试性探讨,并对单位犯罪辩护权的保障提出了建言。  相似文献   
5.
印章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其中公章自古至今为实用而治,私章则经历了一个从实用到艺术的转变过程。我国古代书面契约的取信方式历经变化,但私章讫未成为公认的取信手段。西方国家在法律史上曾有盖印取信的制度,但当今通行的法定取信手段则是签名。我国现行法上的书面契约取信方式兼采签名和盖章。私章自身的内在局限及签名取信的多维优势,决定了签名取代私章的必然。自然人主体书面契约的取信方式统一于签名,是法律体系内部相协调的需要,并可以获得法律解释理论上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刘科  徐亮 《中国检察官》2013,(14):45-46
一、基本案情2011年3月,被告人林某某在担任A公司副总经理期间,与该公司员工、被告人李某某密谋成立自己的公司,生产、销售与A公司相同的产品,为此开始各自收集在工作中掌握的A公司的技术信息。2011年4月,被告人林某某、李某某从A公司离职,并违反与公司签订的保密协议,将各自在工作中掌握的公司技术信息资料带  相似文献   
7.
洪霞 《法制与社会》2013,(35):33-34
破产作为一种经济现象,破产法律制度起源于自然人破产法律制度,自然人破产法律制度在破产法律制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破产制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以自然人破产制度为切入点。在阐述自然人破产的定义的基础上,对我国自然人破产制度的构建进行了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学者逐渐开始关注自然人破产制度的设立,相关的立法也正在酝酿。但是,我国现阶段仍缺乏设立自然人破产制度的法律环境。本文通过法理分析、国外经验的借鉴、我国现状的理性审视、具体案例的综合分析,指出我国在完善立法的过程应首先依托的各项制度。  相似文献   
9.
10.
职务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主体和单位主体两种。从现行法律规定看,职务犯罪自然人主体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人员和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三类。在司法实践中,对此三类人员的认定存在较大的分歧,尤其是其中对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人员的认定争议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