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3篇
各国政治   34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7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8篇
法律   168篇
中国共产党   358篇
中国政治   392篇
政治理论   193篇
综合类   1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现代自由民主制一直推动着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但它由于“道德中立”原则的困境与“公共之善”的缺失而在人性观与道德观上暴露出一种“现实主义”的危机。对此,列奥·施特劳斯指出,对现代自由民主制的批判必须要找到一个“超越自由主义的视野”,即古典政治哲学中的“最佳政体”观念。古典意义上的“最佳政体”观具有一种宏大的“整全”意涵,它立足于一种高贵的人类生活方式,并试图在实现人类优异性、完满性与德性的目的指引下提供一种良善的制度安排,培育出理想的公民和杰出的政治家。因而,它能帮助我们重新审视现代自由民主制以庸俗的人类平等和个人权利为前提的理论基础、以抽象的个人自由与异质的个体幸福为归宿的政体目的、以私人利益为主导的社会生活方式以及以搁置人的个性发展而单靠制度建设来推进政治成功的政体理念,从而为我们解决由公共精神的陨落和道德基础的覆陷而引发的自由民主制的困境与危机提供一个可能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2.
正现为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哲学教授的阿维夏·马格利特(Avishai Margalit)是一位涉猎甚广,在政治哲学、社会哲学、宗教哲学、伦理学,乃至认知心理学等方面都富有研究成果的学者。他的专著《有尊严的社会》1(The Decent Society,1996)自出版之日起,就引起政治哲学界、伦理学界和法学界的关注,被认为是对近30年的政治哲学研究具有"查漏补缺"作用的一部专著。这  相似文献   
123.
陈化水 《前沿》2014,(5):51-54
劳动关系伦理调整是否具有正当性是关乎劳动关系伦理调整的基本问题之一,这一问题的解决具有重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组织理论、自由主义理论基于各自的理论设定否认这种调整的正当性,而对正当性的证明理应包含对这些挑战的有效回应。正是在这种回应中,劳动关系伦理调整主张的正当性确立起来,并对自身进行了必的限制。  相似文献   
124.
田光远 《求索》2007,(7):135-137
对现代性问题的思考是施特劳斯思想的一个基本主题,施特劳斯将现代性看作是虚无主义的危机,并把这种危机归因为古典政治哲学的衰落。施特劳斯试图通过对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批判为重建古典意义上的政治哲学提供可能,但这种向古典政治哲学立场的回归并不能真正解决现代性问题,反而会产生新的弊病。  相似文献   
125.
海内外学界关于胡适思想的研究从未间断,成果丰富。胡适充分肯定民主宪政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政治制度的价值合理性而对其加以倡导,并且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其"好政府主义"的宪政观,通过关于"民主与独裁"的论战试图探索宪政救国之路。胡适宪政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保障个体权利、限制政府权力这两个方面。胡适宪政思想对于当代中国依然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6.
社群主义的正义与以罗尔斯为首的新自由主义的正义是两种不同的正义。前者从整体出发论证正义的合理性,后者从个人出发论证正义的合理性;前者强调实现正义要以道德教育为途径,后者强调正义的实现要有制度做保障;前者的正义是从具体社群、社会和国家条件出发的正义,后者的正义是普适的正义。制度的正义固然重要,但必须以道德教育为补充,二者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27.
本文紧紧围绕着哈耶克的论述展开对其关于两种社会观的简要梳理而对其观点进行归纳,在此基础上,笔者从对自由主义的理论脉络中“社会”意义的嬗变和社群主义关于社群的共识考察出发并与哈耶克的社会观进行比较,进而从哈耶克的理论自身发现其内在的紧张,并尝试对这问题做出自己的解答。  相似文献   
128.
本文重点分析了新自由主义的实质以及它对阿根廷经济所造成的危害,提出了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合理利用国家的经济职能,而不能完全听任市场和外资去主宰本国经济的中肯建议.  相似文献   
129.
宪政文化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中心主义和"富强为体、宪政为用"的实用理性主义使近代中国的宪政建设多了几分曲折与坎坷。宪政的先声———自由主义的有效性在进入中国之初就潜伏着问题,这些问题消解了它的真正内涵,导致了一种文化上的误读。中国只有传统文化与宪政文化有机结合,才能结出幸福之果。  相似文献   
130.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亚玲 《思想战线》2002,28(3):130-132
全球化正在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不仅影响了经济领域 ,也影响到教育领域。全球化代表着一种经济主义的倾向 ,这种经济主义的价值观及其新自由主义的哲学基础对学校课程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要求学校课程与教学有根本性的改变。其一 ,课程目标要体现全球精神 ;其二 ,课程结构要保证灵活性和弹性 ;最后 ,课程决策要张扬权力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