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26篇
中国共产党   118篇
中国政治   235篇
政治理论   32篇
综合类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31.
本文对我国少数民族在诞生、成年、婚姻、丧葬等重要人生阶段所体现出的丰富习俗,着重从舞蹈的角度进行了叙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332.
激情与浮躁     
无论亲临歌厅,抑或观看电视歌唱演播现场,往往给人一种缭乱纷杂、热闹非凡、心烦意乱的感觉。五光十色、扑朔迷离的灯光,噼里啪啦、嘣嘣嚓嚓的伴奏,满台袒胸露背的酷男靓女随意表演着与演唱内容本没有什么关联的不伦不类的舞蹈。这还不算,一些年轻歌手出场连嘶带吼,挤眉弄眼,扭肩摆臀,旋转翻腾,跳跃扑跨,歌词听不清,旋律把不准,上气不接下气,节奏分不明,喊声胜过歌音。台上台下沸沸扬扬,火爆异常,好象不是唱歌听歌不是表演欣赏似的,而是乱哄哄鼓掌乱糟糟起哄滥兮兮刺激似的。  相似文献   
333.
舞蹈演员     
《创造》2006,(4):86-87
何文婷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美.但又有谁知道何文婷作为一名舞蹈演员而承受的压力和所吃的苦:为了让身体体型和素质能够更好地发挥出优美的舞姿.控制饮食和坚持锻炼是何文婷的基本功课。  相似文献   
334.
爱尔兰诗人叶芝以其独具民族特色的诗歌创作获得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现代文坛上举足轻重的英语诗人。本文以其抒情诗作为细读的范围,以"舞蹈"意象为依托深入探究叶芝的精神世界;并将叶芝诗作中的"舞蹈"意象作为组合意象、总体意象、主题意象加以梳理。  相似文献   
335.
任建民 《今日广西》2008,(15):27-27
孔剧是泰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其融合舞蹈、音乐、诗歌、绘画、武术和皮影等各种艺术形式于一身,被看作泰国最美丽的舞剧艺术。孔剧中的猴王形象,就像中国的孙悟空一样家喻户晓,是泰国人民机智、灵活的象征。  相似文献   
336.
改革开放30年来,青年舞蹈经历了80年代、90年代、21世纪初等发展阶段.体现出了自娱性、从拿来到本土化的嬗变、分流等特点。同时,也存在着荚的缺位、原创缺位、管理缺位等问题。促进青年舞蹈的健康发展。需要我们在加强原创、加强管理上作出更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337.
杨恒 《当代贵州》2014,(35):37-37
正12月9日晚,由甘肃省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在贵阳震撼上演。《丝路花雨》1979年5月创作首演,以举世闻名的敦煌壁画和丝绸之路为题材,以和平、友谊为主题,至今在国内外巡演2600余场,曾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定为"中国舞剧之最",在中国舞蹈史上产生了极  相似文献   
338.
这是一幅用现代艺术观念与手段托起湖北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的流动画卷;这是一首以智慧和深情再现荆楚儿女民俗风情的律动诗篇。激越豪壮,气势磅礴,水浩山险声光灵动,舞蹈语汇瑰丽奇崛,震人心魄。看《家住长江边》,不由自主地调动并品咂与巴山楚水相依相融的人生岁月;情不自禁地与楚国辉煌的历史文化对话;视听和情思徜徉在既亲切熟悉又新鲜陌生的艺术享受之中。与某些以大制作包装贫脊和空泛的舞台作品不同,它有着浩阔的时空吐纳力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浓郁的地方文化风情和精美的舞蹈语言及其舞台体现。这既是它的特色,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339.
屡受赞誉的少儿舞蹈《中国风》,跳了一年又一年,第一代演员已经做了妈妈。东方小伙伴艺术团,是展示中国少年儿童风貌的一张名片,它背后有一个孩子们非常敬重的名字——“陈指导”。  相似文献   
340.
站在21世纪客观审视回族舞蹈的发展状况,今天的回族舞蹈改变了曾经历史坎坷进程中逐渐退化消沉的处境,逐渐由稀少到丰富,几乎走过了从无到有的探索历程。分析了回族舞蹈面临文化资源缺失的困境,以艺术化的样式实现了拓展与重建。反思当代回族舞蹈在挖掘、开发和创作中的"文化自觉"以及如何开掘回族舞蹈的"符号性"语言,以其特殊的表现形式来言说自己的"独一性",从而发挥回族舞蹈对弘扬回族特色文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