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9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4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5篇
法律   98篇
中国共产党   224篇
中国政治   338篇
政治理论   67篇
综合类   1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牛耕  马小平 《工会博览》2009,(7):172-172
原始色彩是人类的色彩审美观之源,对原始色彩的认识来自于原始色彩崇拜。中华民族本有信古崇祖的传统,根植于原始崇拜,而深受中国儒、释.道文化思想哲学影响的中国民间色彩观经过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生生观的色彩观,阴阳观的色彩观、五行八卦观的色彩观三大体系。红色是中化民族群体的神祗崇拜色彩,由四万年前山顶洞人在死者身旁洒矿物质的红粉,祈愿灵魂不死生命永生开始,尚红意识流的至今。在传统文化中,中国人崇尚吉祥、平安,大大吉大利的思想观念,运用红色来表达美好,喜庆、吉祥的愿望决定了中国民间尚红的色彩审美观,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色彩文化。  相似文献   
92.
《前线》2013,(7):93-93
色彩对人的情绪影响清晰可辨。《尔雅·释天》中记载:“春为青阳,夏为殊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大自然一年四季的色彩变化的确能牵动人的情思,从而引发艺术联想。在接受美学看来,色彩甚至比形状、线条更能直接地影响人的情绪  相似文献   
93.
色彩语言,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中作为一种视觉符号系统,进行信息传递的手段。它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视觉符号系统。民族色彩语言的形成与发展受自然环境、生产方式以及对原始宗教崇拜的影响,它运用象征的方式来表达民族的深层文化心理。作为一种具有内涵与外  相似文献   
94.
黄健 《今日广西》2008,(6):50-53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0年前后创造了印度河文明。印度领土广阔,人口众多,服饰色彩斑斓,女性婀娜多姿,男性刚毅深沉。1913年,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印度的早晨》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新旧德里风格完全不同,泰姬陵的伊斯兰教色彩浓重。瓦拉纳西恒河沿岸是印度佛教胜地;印度电影产量居世界第一,其中《两亩地》、《流浪者》和《魂归故里》等电影是传世经典:印度有世界上最优秀的软件设计师;  相似文献   
95.
对于思想理论界种种在解释科学发展观方面带有个人主观色彩的“歧异性见解”,必须予以批评。例如,伴随着当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思想解放的大讨论,对于思想解放和今后改革的重点,大家发表了种种看法,其中有人认为,这次思想解放重点是“还权于民”。  相似文献   
96.
当婚纱、指环、婚礼进行曲、婚宴都被量化成账单上的具体开支,结婚这件原本携满浪漫色彩的喜事似乎蒙上了一层辛酸的阴影。  相似文献   
97.
法国作家克罗德.西蒙在其代表作《弗兰德公路》中借鉴了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的绘画风格,用文字大面积地渲染色彩来描写战争和肉欲,将绘画中运用色彩的技巧移植到小说创作之中,使小说具有了印象派绘画的质感。  相似文献   
98.
温总理在一次谈话中指出:寄托在人,寄托在领导人的批示,应该说在某种意义上还带有人治的封建色彩。《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第46期刊登特约评论员李泓冰  相似文献   
99.
秋意小品     
刘影 《江苏政协》2008,(12):48-48
<正>深秋时分,难得的空闲。抛开琐事的烦扰,一个人走入大自然、拥抱金秋。色彩斑斓,宛如凝霞,整个人一下子都掉进了金色主导的世界了:或鹅黄、或  相似文献   
100.
服饰,最初的功能是御寒和遮羞,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服饰功能越来越显现出来,不仅讲究"服"的功能,而且注重"饰"的审美。特别是少数民族,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审美情趣,会选择一种或多种不同的服饰,并逐步加以完善和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服饰。居住在"太阳转身的地方"——墨江的哈尼族,因其内部支系较多,服饰也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风貌和韵味。尤其妇女服饰,形式多样,有长衣长裤型、长衣长裙型、短衣长裤型三种,其保留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