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5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733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96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11篇
法律   357篇
中国共产党   1694篇
中国政治   1306篇
政治理论   524篇
综合类   85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245篇
  2014年   711篇
  2013年   530篇
  2012年   709篇
  2011年   765篇
  2010年   595篇
  2009年   651篇
  2008年   605篇
  2007年   474篇
  2006年   396篇
  2005年   313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68篇
  2001年   255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共产国际本来是以发动世界革命为其基本任务的,但随着苏联一国社会主义的建立成为现实,这一机构便逐步成为苏联对外政策的工具.鉴于共产国际名声不佳和作用下降,二战前,斯大林已经有意将其解散.当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战略反攻的关键时刻,考虑到战时特别是战后与西方同盟关系的发展,斯大林毅然决定立即解散共产国际.这一举措的历史意义在于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共产党的组织形式.并从战略上放弃了世界革命的传统.  相似文献   
992.
993.
简评中国处理领土争端的原则及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是世界上陆地边界最长、邻国最多、边界情况最复杂的国家之一。从中缅边界谈判至今已有50多年,尽管中国的国家实力有了很大提升,但是中国处理领土争端的总体原则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目前除了与印度和不丹以外,中国已经确定了绝大部分陆地边界走向。本文旨在总结50多年来中国处理边界问题的外交实践,梳理中国处理领土争端的原则和理念,从一个特定的角度阐明当代中国外交是务实、和平、负责的外交。  相似文献   
994.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听从苏联学习归来的同志讲苏联的“电视”。我问:“啥是电视?”他说:“克里姆林宫在开会,几百公里外的工厂就能看见。”我吓了一跳,觉得简直不可思议,这是什么技术,能让人的眼睛看到几十甚至几百公里之外的东西?难道世上真有千里眼吗?整个世界都像在玻璃缸中一样,不管远近相互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相似文献   
995.
毛泽东外交战略思想的和谐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内容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斗争中维护国内和平与世界和平;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在外交实践中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站在正义的立场,坚决支持亚非拉各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所进行的反霸权斗争;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同西方国家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在今后的外交政策中,我们要继续体现毛泽东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维护世界和平;体现和谐取向,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营造和谐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996.
上海世博会是中国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举办的又一国际盛事,也得到国际媒体的广泛报道。透过这些报道,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中国外交正在发生一些变化,也可以看到世界对中国的看法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中国需要认真研究它所面临的新的国际环境,在与世界的互动中进一步提高外交工作。  相似文献   
997.
孟红 《党政论坛》2008,(14):40-41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访华震惊世界。经过双方最高领导人几天的紧张会谈,访问取得重大成果,中美两国恢复正常关系之路有了良好的开端。那个时候,外交工作班子的任务十分繁重。经双方磋商并同意,以中国外长姬鹏飞和美国国务卿罗杰斯为首的外交班子,商量两国关系的有关重要问题;副外长乔冠华和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研究双方如何发表公报的问题。这个《中美联合公报》(下称《公报》),也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上海公报》。其中,乔冠华扮演了功不可没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998.
达尔富尔问题的实质是苏丹内部的治理危机和发展危机,其根源为当地游牧民与定居农民之间的资源冲突,以及解决这一冲突的传统协调机制的崩溃.美国等部分西方国家对达尔富尔冲突的性质与内容的理解存在夸张或曲解.中国与苏丹关系的发展,特别是达尔富尔问题的政治和解对中国外交具有特别的意义,它关系到中国海外利益的拓展与维护、政治和外交原则的坚持、国家形象的塑造与提升及中国对国际事务的深度参与等重大问题.中国在达尔富尔问题上所受到的外来疑惧、批评乃至诋毁,折射出日益发展的中国全面融入国际社会的艰难;而中国在此问题上的外交选择及政策调适,反映出成就负责任大国所应有的外交谋划和政策把握.未来中国对非洲政策应更具积极性、进取性和包容性.  相似文献   
999.
在我们的语境里,"典型"通常是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泛称。但主政者为了推动某种施政行为,彰显某种业绩,掩盖某种失误,往往通过树典型的办法,以偏概全地推出根本不"典型"的不同类型的"模特儿",以确保权力的合法性。当然,这种"合法性"的内涵并不单一,比如在政策启动之时,推出某个应时的典型,可作领军大纛;又如,在局势衰微之秋,推出少数旺象的典型,可使"一叶障目";再如,在贪  相似文献   
1000.
武胡景同志曾任中共满洲省委委员、北满特委书记,土地革命时期曾担任中共中央军委书记(有时称军事部长)。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许多人只知吴福敬而不知武胡景,其实他们是同一个人。2008年秋,笔者来到河南省孟洲市(原孟县)武胡景的家乡,走访了他94岁的胞弟武怀鄂,并拜访了当地党史部门的负责人,参观了武胡景同志纪念馆,了解了武胡景同志许多生动的事迹,其中鲜为人知的是他在苏联期间曾两次搭救过蒋经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