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5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08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5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75篇
法律   156篇
中国共产党   816篇
中国政治   419篇
政治理论   191篇
综合类   13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苏共丧失执政地位,是苏联几十年来不断积累、潜伏着的社会矛盾恶性发展和总爆发的结果,而政治体制上的漏洞是关键性的因素。苏共未能正确处理好公民、政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在把所有权力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同时,担负了无限的责任和沉重的包袱。在苏联体制中,由于立法权的范围缩减以及党务行政官僚作用的急剧加强,官僚制发展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障碍机制。在改革的过程中,许多苏联党政精英为侵吞国有资产背弃共产主义信仰,催生了新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成为苏共真正的“掘墓人”。此外,苏共在缺乏有效制约的权力和金钱面前,逐渐丧失了警惕性和免疫力,没有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拒腐防变机制,在官僚主义的侵蚀和集权制的庇护下,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  相似文献   
102.
苏联同资本主义世界的对抗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在意识形态方面,它们互为“天敌”。要理解苏联同资本主义世界对抗的内在动因,首先必须了解苏共相关的理论基础。苏美争夺和对抗集中在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军备竞赛3个领域。苏美对抗,以苏联的失败而告终。苏联的失败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3.
古巴距美国近在咫尺,遭受美国孤立和封锁已长达40余年。苏联东欧地区的社会主义政权像多米诺骨牌似的崩溃后,古巴遭受“双重打击”,形势  相似文献   
104.
在国际学术界和国际政治领域,俄罗斯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之所以如此,远不只是俄国本身的文明结构之复杂性所致,更有西方的独特表述之原因.影响西方对俄罗斯问题表述的,是因为西方自身的欧洲中心论、欧美所建构的"西方"概念及其在国际和俄国所产生的反应、对俄罗斯问题进行斯拉夫-俄国-苏联学研究等,这些原因从不同方面促成了西方对俄罗斯问题的认知和判断远不同于俄国,既时有谬误,又始终有着主体意识、独特发现.  相似文献   
105.
论苏联失败的经济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的崩溃无疑是一种社会性失败,社会性失败必须从经济基础找原因,根本的原因在于苏联的基本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种种弊端实际是这一制度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的反映,这一矛盾就是计划的指令性与个人消费的不可计划性之间的矛盾.把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纳入统一计划,是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存在前提.个人消费的选择性特征,决定了个人消费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由此便形成了否定苏联计划经济存在前提的计划与个人消费的对立.在苏联计划经济制度下,解决这一矛盾的惟一办法是压制个人消费,用供应短缺方式使原本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的个人消费变成可以统一计划的,这实际上并没有消除这种对立.计划与个人消费的对立对社会再生产产生了致命的影响,使社会经济陷入危机循环,而危机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以猛烈的形式爆发出来,最终导致经济基础乃至整个苏联社会的崩溃.压制个人消费是苏联计划经济赖以存在的内部条件,与外部世界的制度性隔绝是其存在的外部条件,从长期看这些条件都是难以为继的.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分析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之间的经济差距与苏联解体的关系,认为经济差距、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这一分析,文章论述了发展中的多民族国家应吸取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防止民族分离主义.就经济差距与多民族国家统一的关系而言,提出要防范民族分离主义,首先应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提高各民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其次要充分利用政治资源谋求国家经济社会平衡发展,防止因经济差距拉大而造成中央权威消失,民族分离主义势力坐大;最后要尽可能降低各民族独立的预期收益,实现各民族间经济的最优化发展和利益的最大化满足.  相似文献   
107.
8月24日,是苏共亡党(宣布解散)10周年。经济学家、红旗出版社社务委员黄苇町撰写了题为《苏共亡党十年祭》的文章,深刻地剖析了苏共亡党的教训。他指出:“苏联共产党不仅被国内外的反共势力搞垮,还被她一直代表的工人阶级和苏联人民抛弃。而这后一点,是导致苏共亡党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现将文章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108.
坚持社会主义:苏联的教训和中国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过去十年来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记录,并不能令社会主义者感到鼓舞.苏联为革新社会主义而宣布的改革计划,反而导致废除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以资本主义取而代之.中国领导人为改革社会主义而采取的十分不同的战略使经济快速增长,但过去十年来中国的发展方式越来越像是向资本主义的过渡.承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日益显现出资本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09.
黑龙江省的苏联专家工作,在大跃进运动兴起后出现了较大的失误和偏差.但是,针对这些失误和偏差,黑龙江省根据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规定,围绕着务虚、聘请、建议和生活等几个相关问题进行了及时有效的调整和改进.通过调整,在很大程度上纠正了存在的不足和偏差,并积累了相应的工作经验,增进了与在华苏联专家的深厚友谊,保证了苏联专家工作在调整中取得新的提高和发展.本文通过对相关档案文献的解读和整个调整工作的探讨,不仅透析了其间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而且就学界一些传统的观点也提出了一点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0.
软国力竞争与苏联解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共执政过程中忽视软国力的竞争是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苏共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忽视制度创新,没有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对改革重视不够;苏共意识形态、文化建设上存在诸多问题及失误;苏共民族政策的失误严重影响了民族凝聚力;苏共决策机制及国家发展战略失误等.这些教训对我国当前的改革有许多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