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43篇
中国政治   78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3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孔子多才多艺、学问渊博,他在读书时常常把"学"与"思""习""行"结合起来。一是学与思的结合。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二是"学"与"习"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2.
倾听庐山     
去庐山,首先想到的就是那首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写庐山的诗词不计其数,怎么偏偏就想到这首来呢?这首诗流传得比  相似文献   
133.
《前赤壁赋》是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贬谪黄州时所作的一篇著名散文。因其艺术成就极高,故历代评论者多在该赋的文学性、艺术性方面津津乐道。近日,重读《前赤壁赋》,笔者对苏轼的廉政思想感悟颇多。  相似文献   
134.
2010年5月,帅建军从定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上当选为定州市政协主席。他在担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4年间,对定州市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潜力有了透彻的了解。任市政协主席后,他针对政协工作位置超脱、人才荟萃的优势,继续对定州文化工作倾心、注力,一如既往地对文化事  相似文献   
135.
阮忠 《新东方》2011,(1):66-71
苏轼的历史人物论说主要针对帝王、将相谋臣、大夫或文人。在这些论说中,他的批评格调表现为:观察万事万物变易之理,考量社会生活而自断于中的人性批评;观察政坛风云,重新审视、评价历史而别出己见的翻案批评;观察别人所长,亦知别人所短,然后拈出其短而作的缺失批评。苏轼通过这些批评,表现了自我不同于传统的理念以及济世思想、新锐精神。  相似文献   
136.
傅合远 《求索》2012,(10):130-132
苏轼"技道两进"的艺术创作观进一步强化和丰富了艺术的表现特性;"画中有诗"的写意理论深化了艺术的表现内涵;敢于"意造"的创新意识使书画艺术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性,而"萧散简远"则是其艺术表现的审美理想和境界。  相似文献   
137.
有了苏轼,才有了文赤壁与武赤壁的说法。单就这一点来说,苏轼也是真正的永垂不朽。"武赤壁"指的是三国时孙刘联军火烧战船大破曹军的古战场。这个武赤壁到底在哪儿,据说至今也没个权威的定论。不过比较多的人认为武赤壁在湖北省蒲圻市(今赤壁市)境内,说那里是"火烧连营"的发生地,是真正的"周郎赤壁"。至于黄州附近的那个赤壁(赤鼻矶),则多数人认为那里并非当年古战场,  相似文献   
138.
生如飞蓬     
乔兆军 《现代领导》2014,(10):53-53
飞蓬是我家乡的一种植物,别名小蓬草,开小花,它的瘦果上长有白色的冠毛,风一吹,扁扁圆圆的瘦果就轻飘飘地飞向远方。古人常借它抒怀.北宋诗人苏轼有“悟此长太息,我生如飞蓬”。这么灵秀的小花,一经诗句的浸染.便有了一种沧桑感,像是一幅满是离别的画。记得大学毕业时.我们四个好友有个约定,每年聚会一次。第一年是在一个朋友家,四个人围炉把酒.带着彼此身上千山万水的气息,谈工作,谈人生的感慨,想起来真是难忘。第二年聚会变成了三个,渐渐有了生疏感,明明有许多话要说,却一时又不知该从哪儿说起。  相似文献   
139.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黄州时期的抒怀名作。词作末句谓“人生如梦”,所表达的并非作者已洞穿世事的消极思想,而是借水、月之精神,表明自己对济世救民的人生理想之梦积极而坚韧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0.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