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18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67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49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6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目标即是顺应国际刑事诉讼发展的潮流 ,一改过去浓重的职权主义色彩 ,在吸收代表先进诉讼理念的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的基础上 ,实现法官、公诉人、被告人的角色转变 ,建立起法官居中裁判、控辩双方相衡对抗的控辩式庭审模式。改革之初 ,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此曾寄予厚望 ,然而实践中经审慎观察 ,我们不难发现 ,相当地方的公诉庭审活动出现了向传统运行制度的回归或“复辟”。法官的庭前实体调查活动依然在进行 ,控辩双方相衡对抗的模式并未有效建立 ,尤其辩护方的作用并未得到充…  相似文献   
332.
试论国际贸易中的预期违约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期违约制度源自英美判例法,后为许多国家认可和接受,并被《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所吸纳。作为国际贸易中的一项重要游戏规则,预期违约制度具有重大的法律研究和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333.
李健 《中国司法》2007,3(10):92-94
一、预期违约的含义与特点预期违约也称先期违约,其含义通常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无正当理由但明确表示其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履行合同,或者其行为表明其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可能履行合同。预期违约是英美法独有的制度。与实际违约不同,预期违约并非违反现实中的义务,而是当事人表示未来将不履行义务,因此其侵犯的并非现实债权而是期待的债权。但其与实际违约一样,都损害了守约方的权利,影响合  相似文献   
334.
本文通过比较我国与英美法系正当防卫制度的异同 ,认为应吸收英美法系防卫制度的某些合理因素 ,以完善我国的正当防卫制度  相似文献   
335.
公诉裁量在刑事诉讼流程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决定了刑事案件能否进入审判程序,因而对犯罪控制和人权保障具有重大意义.在我国当前一国两制三法域的司法框架下,三地区公诉裁量权在内涵、主体、原则、范围和制约机制等方面的较大差异必定导致三地互涉案件在起诉裁量进而在裁判结果上甚为悬殊,这对犯罪嫌疑人个人不公平,对三地的司法协作也存在消极影响.因此,应借鉴香港和澳门的经验,从适用范围、裁量类型等方面调整和完善大陆地区的公诉裁量制度,实现公诉的节制.  相似文献   
336.
在执行问题中,没有哪项制度比执行和解更容易引起非议。执行和解在社会转型期发挥的实际作用为其赢得了不少支持,实务部门多以将提高执行和解率作为执行难的突破口。众所周知,无论在大陆法系国家,还是在英美法系国家,无论在法律制度上或法学理论中都寻不见“执行和解”的芳踪。执行和解因其强烈的“调解”色彩而难以在一种理论框架下自圆其说,但是如果将其置于法律移植钳宏观背景下,执行和解无疑显露出其衔接两种诉讼模式的桥梁作用,以及在诉讼模式的整体转型期的缓冲器作用。因此,笔者认为,无论是在执行理论或执行实务中,执行和解制度在当前都是一项必不可少、意义重大的制度。然而,现行法律对于执行和解协议效力的规定却严重阻碍了执行和解制度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337.
纪格非 《中国司法》2005,3(4):20-22
一、我国现有的传闻证据规则存在的问题普通法中的传闻证据是指在审判或询问时作证的证人以外的人所表达或作出的,被作为证据提出的以证实其所包含的事实是否为真实的,一种以口头或书面的意思表示或有意无意地带有某种意思表示的非语言行为①。围绕这一类证据,这些国家的证据制度中形成了一系列排除和例外规则,这些规则纷繁复杂,体系庞大,是英美法系证据立法中最具特色,也是最有争议的部分。我国一度曾对传闻证据的使用持放任态度,在实践中,证人不出庭的情况相当普遍,为了解决证人出庭难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相似文献   
338.
谁来保护第三人的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希文  周斌 《中国律师》2002,(10):45-47
国际立法概况所谓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是指“使第三人直接取得对于当事人一方之债权”的合同。约定向第三人为给付的人,称为约定人,英美法上称为承诺人;接受此种约定的人为受约人,英美法上称为受承诺人;第三人亦称为受益人。无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其合同立法或判例中都以不同的形式对这一制度或多或少地予以了确认。在英美法系国家,早期普通法的发展形成了一些十分僵化概念,这些概念不可能容纳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因此在英美法系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确立,是对这些原则进行突破的一个过程。在这方面,被公认为更能体…  相似文献   
339.
张文裕 《研究生法学》2004,19(2):101-106
合同为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产物,一个有效的合同必须是双方当事人基于平等地位、自由意志,表示各自的立场而达成意思表示一致而缔结的。只有此种情形下订立的合同,方可拘束双方当事人,这是合同自由(contractual freedom)原则之当然要求。  相似文献   
340.
王艳柯 《证据科学》2002,9(4):206-209
过失是构成侵权行为的一个重要条件,在英美法中,判断过失有无的标准就是注意义务.本文在概括介绍注意义务的前提下,着重介绍了英美法中行医人对其病人应承担的注意义务标准,以期对我国医疗事故案件处理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