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高航 《当代思潮》2012,(4):126-128
龙潜水,虎匿林,藏獒不躲不避,它威严自尊神圣不可侵犯,鬼神犹有不艮;它独具纯阳之性神情难以捉摸,透着神秘莫测的力量与奇特的能量场,让人敬而爱之。它形象奇异龙韵狮吼、不巧饰不张狂、尽忠尽职不离不弃、富于奉献与牺牲精神,它用宝贵的生命与一生的忠诚演绎了深沉无言的爱。  相似文献   
22.
<正>叶廷芳先生是建筑界的老朋友,他的文章常常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业界普遍认为他有艺术个性。平日他不趋炎附势,做事不失原则和公平,他的这种做人原则得到朋友们的欣赏和赞叹。与贝多芬的心是相通的作为一个同样受到过命运袭击的人,贝多芬英雄主义精神深刻地影响着他。每次去德国,他总要设法去一趟波恩——去看贝多芬的故居。他说:"是这个城市的伟大儿子,乐圣贝多  相似文献   
23.
军人生来为战胜。用什么去战胜?靠武器装备,靠战略谋划,更靠意志和精神!拿破仑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说精神总能征服利剑。"无论战争形态如何变化,无论武器装备多么先进,人总是战场上的主角。官兵精神状态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战斗力的强弱。历史早已证明,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英雄和英雄主义精神,这个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支  相似文献   
24.
刘炎迅 《工友》2013,(5):17-21
既愤世嫉俗,却又热情投入,对利的蔑视和对名的执著,在被称为"讨薪哥"的赵俊方身上,有着奇怪的统一。他从不讳言,喜欢做好事,是因为喜欢"出人头地"的感觉。然而他所做的努力,确实也从某种意义上,推动着中国社会的点滴进步。  相似文献   
25.
海岩创作具有浪漫主义与英雄主义的绚丽色彩。他宣扬一种浪漫的、富有自我牺牲意识的爱;同时他的创作具有悲剧的沉重感,表现了对命运的深深的敬畏。在对人类苦难命运的思考中,海岩具有对困境的超越意识,试图张扬人类的意志力量以抵抗无限强大的外部世界。而从其浪漫主义与唯美主义的情爱画廊、爱情悲剧与命运悲剧的相互交融所体现出的人生的沉重底蕴和弘扬意志型英雄人格以超越现实苦难来谈论海岩剧作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26.
每到一处,仇和都刮起一场仇和式的“整顿风暴”,人走之后,又会留下什么呢?是雨过地皮湿,还是永久的烙印? “另类标签”“作秀”“最富争议”“独断专行”“个人英雄主义”“酷吏”“精英政治”“是人治不是法治”“铁腕”“长官意志”等词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就像染发、耳环、穿鼻、嘻哈、异服等这些前卫的东西武装在一个玩酷的青年身上一样,夺目扎眼。 时值两会,代表和委员又是如何看仇和现象的呢?  相似文献   
27.
祈宁 《海内与海外》2007,(10):38-39
浪漫而悲壮的切&#183;格瓦拉和他的十几名战友,在40年前高举着红旗走向玻利维亚的深山密林,一时成为世界瞩目的英雄偶像。  相似文献   
28.
《精神文明导刊》2005,(6):61-62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相似文献   
29.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很多人崇尚个人英雄主义,换位思考或与周围群众团结协作的意识不强。有些人就是因为处理不好这个问题,导致进步慢,或是过不了群众这道关。北京理工大学德语系2006级本科生申光宇是位国防生,在大一入学后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当了班长后,集体荣誉感很强。  相似文献   
30.
贾桂梓 《前进》2011,(2):34-35
右玉精神是什么?各级领导都有高度的概括,专家学者进行了全面的阐释,艺术家也展开了多角度的颂扬。可以说,右玉——这个诞生英雄主义精神的思想高地,已经不属于右玉所独有,甚至也不仅属于最早发现她赞誉她的朔州和山西,她应该属于中国,属于时代。每一个人都会从右玉精神中读出时代的进步、读出历史的逻辑、读出心灵的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