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33篇
工人农民   22篇
世界政治   39篇
外交国际关系   76篇
法律   387篇
中国共产党   1528篇
中国政治   2231篇
政治理论   261篇
综合类   36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479篇
  2013年   486篇
  2012年   341篇
  2011年   344篇
  2010年   363篇
  2009年   340篇
  2008年   419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放眼祖国辽阔的版图,内蒙古犹如一匹奔腾的骏马,驰骋在千百年来人们印象中、诗歌里、现实中的草原上。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与草原相依相存的则是作为基础产业的畜牧业。“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曾经是美丽富饶的内蒙古大草原的真实写照,也曾经  相似文献   
72.
草原文化的区域分布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照东  刘俊宝 《前沿》2005,(9):7-10
构成中华文明的草原文化,广义上包括亚洲北方草原、西域地区、青藏高原三大版块。内蒙古草原属于亚洲北方草原。内蒙古草原文化圈包括大兴安岭文化、阴山文化和阿拉善文化。  相似文献   
73.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城镇化会产生生态环境问题,主要缘于两个方面:一是人口的聚集所引起的有机物生态循环系统的改变;二是农村工业生产活动的集中所引起的“外部性”。协调农村城镇化与环境保护的主要对策有: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农村城镇化的经济社会大系统;农村城镇化的推进要兼顾农业持续发展的目标;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管理;大力推广和发展生态农业;加强生态型城镇的建设;等等。  相似文献   
74.
锡市毛登草原肉兔繁育场是由周晓华创办的以肉兔生产营销为主的个体私营养殖企业。带着养兔业在我盟有没有发展价值和发展潜力,如何促其发展等问题,近日对该场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及引发的一些想法整理如下。一、简况该肉兔场1997年起家,当时只有16只种兔、30个兔笼和70亩饲料基地。经过7年创业,2004年底已发展到拥有全封闭兔舍400m2、办公室及职工宿舍300m2、核心群种兔1800只、兔笼3000个、封育草场300亩(其中饲料基地70亩)、深机井1眼及打拉贮草和颗粒饲料加工设备齐全,固定资产达50余万元的养兔专业大户。更为欣喜的是,该场以“公司…  相似文献   
75.
克什克腾旗乌兰牧骑抓住草原旅游业兴起的发展机遇,主动与旅游业联姻,以旅游带文艺,以文艺促旅游,走出了一条“文旅”产业一体化,合作共赢之路。  相似文献   
76.
顾仲阳 《民主》2005,(6):47-47
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是: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切实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切实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切实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  相似文献   
77.
论构建和谐社会的三大基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文章主要探讨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三大基石,即和谐的道德价值取向、公平正义的利益分配机制、稳定平衡的生态环境,这三大基石分别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伦理支撑、制度保证和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78.
美国外来物种入侵的相关法律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和交通的发展,外来物种入侵活动日益加剧,已经威胁到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对我国的一些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损失。目前,美国已通过了很多与控制外来生物入侵相关的法案,这些法律具有强调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明确个人责任、强调公众参与的特点。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尽早出台《外来物种入侵防治法》,进而更加有效地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保护生物多样性。其主要内容应包括: 1.建立外来物种入侵的早期预警机制; 2.理顺和明确执法机构的职责; 3.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 4.重视后续影响; 5.确立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公众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79.
开拓创新,努力做好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章 《新重庆》2005,(3):40-41
深入搞好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对于改善山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山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山区小康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0.
正根据后发优势理论,后发区域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其后发优势,就可能在相对较高的起点上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一、后发优势的内涵及贵州后发优势(一)后发优势的内涵一是后发区域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低成本的后发优势;二是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后发优势;三是具有引进和吸收先发区域资本、技术、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