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5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8篇
中国共产党   40篇
中国政治   79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19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01.
河西 《南风窗》2012,(22):88-90
诺贝尔文学奖颁布前后引起的争议,并不能掩盖作品本身的价值或是失败。但喧嚣背后,也向我们提出关于文学是什么,道德是什么等等宏大议题。我们在这里刊发莫言在2008年到2010年间接受的、未在媒体上发表的访谈片段,或许可以看到这位在海外受到巨大重视的作者,本身是如何看待他自身的经验和文学的一些基本问题的。  相似文献   
202.
于文夫  代安楠 《求索》2013,(1):156-158
莫言是中国百年诺贝尔奖的圆梦者。诺贝尔委员会的颁奖词强调: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据此,本文探讨了魔幻现实主义及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探讨魔幻现实主义对莫言文学的促动和激励,并从莫言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中西方不同文化角度进行了审度。  相似文献   
203.
从来不上网的我,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与期待,还是在七点一刻,离开电视的《新闻联播》,用手机上网了。因为这些天,无论是媒体上还是朋友中,都在热议着莫言有可能获得今年诺贝尔文学奖,而且今晚北京时间十九点就会揭晓。甚至有人告诉我,欧洲博彩中心的赔率,莫言已经排到第一名了。  相似文献   
204.
孙冬雪 《两岸关系》2012,(10):59-60
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10月11日揭晓,我国著名作家莫言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获此奖项的中国作家。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致信中国作家协会,对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表示祝贺。李长春在贺信中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中国文学进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广大中国作家植根于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205.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引发了"莫言热",这是喜事,也是好事。只是这种"热"应当集中在文学领域,用以点燃日益边缘化的严肃文学,推动作家更好创作,带动读者亲近文学,促进中国当代文学更有力地走向世界,走向人民大众的心中。然而,"莫言热"中也掺杂了一些邪火邪热,不宜任其发展。借"莫言热"搞过度开发,想将莫言住过的地方、莫言的作品、莫言的爱好、莫言的用具等,都变成商业资源,形成娱乐和旅游的狂欢,社会舆论对此已有不少批评,这里不再  相似文献   
206.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7.
郭强 《今日上海》2012,(11):14-19
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一出,上海各书店的莫言作品即遭疯抢至脱销。在福州路上海书城旗舰店,一批买书者在琳琅满目的书籍的包围下面对已空空如也的“莫言作品专区”欲走还留。记者与几位攀谈,一位花白头发的先生一个劲地说“我早来这里就好了,早来就好了!  相似文献   
208.
有了二十年前的经典,顿觉再广阔的沙漠,也难现当年的寂寞苍茫;再炫目的特效,也不敌曾经的刀光剑影。"八月十五庙门儿开,各种蜡烛摆上来。红蜡烛红,白蜡烛白,小妹我一把攥不过来……"二十年前的那夜龙门客栈,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那夜的天地间不闻好汉歌,但闻点蜡曲,于是苍凉之中有了妩  相似文献   
209.
北方 《政府法制》2012,(31):1-1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其家乡山东高密等地方政府坐刁唯了:比如有官方觉得原有的莫言文学馆地方太小,无法满足诺贝尔文学奖仰慕者参观的接待需求,决定重新建设莫言文学纪念馆。而文化旅游部门也在协商,准备整理莫言的旧居,想作为红高粱文化品牌的一个景点挖掘出来。  相似文献   
210.
2010年11月1日,中西文学论坛在西班牙的马德里塞万提斯学院演讲厅开幕。中国作家铁凝、莫言、阿来等应邀参加了盛会。中国作家和西班牙作家欢聚一堂。共同畅谈文学与写作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