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25篇
中国共产党   46篇
中国政治   85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4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41.
有一定档次的运动场馆,就离不开图像信息处理系统。系统对运动信息的获取、传输、判断以及调度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重点谈谈系统中的防雷和接地问题。  相似文献   
242.
公安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涵盖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获取、人力资源再配置与开发的系统工程。在整个系统中,人力资源获取是"入口"问题,是其他后续工作的关键。对人力资源获取问题进行研究,对于推动公安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提高整个公安队伍的素质都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我国公安人力资源获取现状的分析,对如何改进公安人力资源获取工作提出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43.
企业社会责任与品牌资产关系尚未明确,究其缘由,以往研究忽略了对信息传递方式的分析。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基础上,将信息传递方式引入模型,将Howard的消费者决策模型作为理论依据,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不同维度(环境责任、社区责任和消费者责任)和品牌信任及品牌资产与其维度(品牌联想、感知质量和品牌忠诚)的作用关系,并分析了不同信息传递方式在企业社会责任和品牌信任作用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企业环境责任对品牌忠诚和品牌资产作用关系显著;社区责任仅与品牌联想的作用关系显著;消费者责任通过品牌信任间接影响品牌资产及各维度。信息传递方式在企业社会责任和品牌信任作用过程中存在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244.
南网 《政府法制》2013,(19):51-51
据报道,2011年至2013年5月底,广东省深圳市检察机关已对5《)名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者提起公诉。对9名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者提起公诉,至今已有55人被法院宣判获刑。  相似文献   
245.
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与控制问题事关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和利益保障,同时虚拟世界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边界确认更具有实际意义.从权利维度正确审视我国的信息治理对于我国公民权利保障和社会和谐进步具有重要影响.公民信息获取权利的实现还存在许多问题,应当积极应对和改进,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信息公开水平,实现公民与政府间的信息对称和良性互动,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246.
计算机犯罪是指以计算机作为不可或缺的工具及其他辅助技术手段共同实施的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犯罪行为。计算机犯罪中的电子数据本质上是能够证实犯罪分子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犯罪行为的数据记录。其特点是 :与犯罪主体的相关性 ;与犯罪行为的相关性 ;认定犯罪主体的间接性。计算机犯罪中电子数据的获取原则是 :合法性、及时性、全面性、准确性。审查应遵循的原则为 :既尊重专家鉴定 ,又注重侦查实践 ;以审查证据的证明能力为核心 ,兼顾证据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47.
信息对警察活动是不可缺少的.关于警察对信息的管理,实务中认可的一种做法是如果信息在获取时是合法的,对信息进行管理则是理所当然的.但这与理论产生了冲突,因为保存信息是宪法讨论的对象,至少需要法律的依据才能建立数据库.试图在两者之间架起桥梁并不容易,也很难期待短期内制定出合适的法律.所以,当前通过充实行政法律规则,加强实际控制是最现实的方案.  相似文献   
248.
通过对手机内用户数据提取方案及解析技术的研究,分析现有手机系统的取证方案,基于逻辑提取和物理提取两种工作原理,探索不同手机的合理操作步骤,并结合现有成熟仪器在真实案件中的实际应用,介绍了手机取证的各种手段及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49.
尹仑 《法国研究》2021,(1):55-65
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安全是中法两国非传统安全问题的重要议题之一,中国和法国分别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及其遗传资源的提供国与使用国,虽然利益与立场各不相同甚至有着冲突,但却有着共同的愿景:那就是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在上述背景下,基于对法国2014年10月最新发布的《法国第五次生物多样性公约国家报告》(Le cinquième rapport national de la Franceàla Convention sur la DiversitéBiologique)、2016年8月颁布的《恢复生物多样性、自然和景观法》(LOI pour la reconquête de la biodiversité,de la nature et des paysages)和2017年2月2日颁布的《关于获取和分享利用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利益的法令》(Décret relatifàl‘accès aux ressources génétiques et aux connaissances traditionnelles associées et au partage des avantages découlant de leur utilisation),以及中国2014年2月发布的《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五次国家报告》(China‘s Fifth National Report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China National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Strategy and Action Plan)和《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分类、调查与编目技术规定(试行)》(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lassification,investigation,and inventory of traditional knowledge relating to biological diversity)的分析,本文针对中法两国在遗传资源及其传统知识的获取和惠益分享(Accès aux ressources génétiques et aux connaissancestraditionnellesassociées et partage juste etéquitable des avantages)法律制度展开比较研究。同时,本文认为在《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名古屋议定书》的框架下,中法两国应该加强在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谈判中的沟通和理解,探索建立遗传资源提供国与使用国之间合作关系的典范,并积极构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议题的新型交流与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250.
数字时代政府通过企业主动开放共享、数据报送、政府采购、数据调取等方式获取企业数据,但是,仅依靠这些方式无法完全调整实践中政府大规模强制获取数据的行为。为此,应当承认数据征用制度的应用价值,系统阐释数据征用的法理逻辑与制度框架。数据征用并非对数据产权的肆意攫取,相反其能够更加充分地保障数据产权人的合法权益。数据产权作为财产权的具体类型承载社会义务,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反对数据征用补偿的充分理由。数据征用补偿不仅可以激励数据产权人进行数据创新和数据供给,而且通过价格机制有助于实现数据财产权的防御功能。补偿标准不宜采取完全填补原则,而是应当以数据获取目的与公益性的密切程度为基础,综合额外技术处理成本、利益减损程度等因素确定直接损失。以比例原则为分析框架,既能为数据征用行为设定边界,妥当平衡公共利益、数据财产和人格权益,也可进一步明确数据征用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