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4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13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7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统一论坛》2020,(1):62-63
透视输赢探底蕴台湾大选尘埃落定。在外部大国强撑下,权力资源在握,又擅骗诈伎俩,蔡英文胜选连任大体早在预料中。韩国瑜输了,不是完人有不足,刚当市长匆上阵,已经尽心竭力了。其突起本来主要靠接地气,受制于国民党过于精英化和利益集团化两大积弊而未能创造奇迹,能掀起多场大气势的竞选活动也堪称豪气冲天。蔡英文赢了,一时虽"英"何曾真"雄"?外仰强权,内凭骗压,撒钱拢票,虽胜犹恶。选前有评论说,"如果蔡英文落选,台湾民众真正成熟了"。  相似文献   
102.
台湾地区2020年大选已经揭底,蔡英文以817万票(51%)远超韩国瑜当选新一届台湾地区领导人,民进党在立法机构继续取得多数席位,"坚定的台独工作者"成为下一届执政当局和立法机构的掌控者。绿营一片雀跃,蓝营消沉低落,海外侨胞却是另一番冷静旁观分析。对"台独"势力在岛内横行、两岸形势趋向更加严峻表示忧虑之际,更不乏对祖国大陆对台政策稳健,有条不紊持续推动中国和平统一进程抱有殷切期待和坚强信心。  相似文献   
103.
程光 《统一论坛》2020,(2):56-58
自2016年蔡英文上台以来,美台关系不断升级。2020年在美国干预和支持下,蔡英文成功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高票胜选次日,蔡英文的第一项公务是会见美国在台协会(AIT)台北办事处处长郦英杰,声称"会在过去3年多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台美在全球议题的合作"。对于即将开始的蔡英文第二任期,美台关系发展动向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4.
自2016年蔡英文出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以来,对赴陆参加文教交流的师生及组织者采取限制、恐吓、打压等手段,给两岸青年学生教育交流设置了较大障碍。为争取胜选,蔡英文当局"去中国化"行径日益猖狂,加强两岸青年学生之间的互动更为重要。这不仅有利于台生在陆受教育的过程中强化对两岸文化渊源的正确认知,对增进"心灵契合"、增加"国族"认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自爆发以来,已对岛内经济及两岸经贸交流产生较大冲击。此外,蔡英文当局借疫情趁火打劫,挑起两岸对立,进一步破坏两岸关系,谋求两岸经济脱钩,相关影响仍将持续发酵。一、冲击岛内经济及两岸经贸,但部分行业短期受益疫情发生后,蔡英文当局非但没有对祖国大陆施以援手,反而以疫情防控为名,变本加厉破坏两岸关系,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势必受挫,岛内经济发展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6.
2012年台湾大选终于落下帷幕,随着悬念落地,两岸都松了一口气,关于“倘若蔡英文当选,两岸政策将何去何从”的讨论戛然而止。  相似文献   
107.
林劲 《台湾研究》2016,(4):10-22
2008年蔡英文首次就任民进党主席到2014年5月第三次担任党主席,以至成为2016年"总统"候选人并且当选,直到就职,其两岸政策主张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本文以2014年5月为界线分成两个时期,梳理及论述蔡英文的两岸政策主张及其变化,揭示具体的背景和原因,并且对其"5.20"就职演说的两岸政策部分作一初步分析,借以作为考察其主政之后两岸政策走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8.
1月14日,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以落后国民党近80万票的差距落选,这使得选前信心十足的民进党上上下下遭到沉重的政治打击和心理挫折。选后,蔡随即表示,她将一肩扛起败选之责,辞去民进党主席,但是蔡的辞职仍然无法遏止民进党内此起彼伏的检讨和批评声浪。  相似文献   
109.
文迪 《统一论坛》2012,(1):13-15
台湾“二合一”选举落幕了,结果或许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因为,近一年来岛内几乎所有的民调都持续显示,马英九、蔡英文两人支持度一直相差无几。直到投票前夕,台湾媒体都还以“高度紧绷”描述胶着的选情。  相似文献   
110.
赖锦宏 《台声》2011,(9):43-43
台湾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发表“十年政纲”两岸经贸及“国家安全战略篇”。蔡英文表示,会以“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态度,以“台湾前途决议文”为基础,凝聚台湾共识,跟中国大陆建立和平稳定的互动。针对两岸已签署并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她说,民进党若重返执政,会遵循民主程序跟国际规范处理ECFA。但这样的表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