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4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13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7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李理 《台声》2011,(3):34-35
期盼了这么久,才等来蔡英文的两岸新主张:“和而不同”、“和而求同”  相似文献   
62.
能武 《统一论坛》2020,(1):30-32
台湾2020年大选尘埃落定,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获历史性高票支持而连任成功,而选前看似风头强劲的国民党候选人韩国瑜则惨败收场。这场本该就更多公共政策辩论的重要选举,更像是一次不同种类民粹主义之间的较量,最终"蔡式民粹"击溃了"韩式民粹"。就所谓"民主"理论而言,选民投票是表达其对某候选人政策的支持。  相似文献   
63.
《台声》2011,(1):46-46
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说,愿意在不预设政治前提下跟大陆进行全方位的对话。“五都”选后,民进党会在“十年政纲”中强调稳定的两岸关系。但选举已经过去一个月了,“十年政纲”还是没有消息,再拖下去就该称之为“九年政纲”了。  相似文献   
64.
郑太男 《台声》2011,(12):66-66
前段时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候选人蔡英文展开“客家妹仔做‘总统’”的造势行程,抢攻桃竹苗客家票。有客家血统的蔡英文在当年抗日义军统领吴汤兴起事的苗栗铜锣湾天后宫前集会,发表多元族群政策谈话。看到新闻不免想起客家先贤吴汤兴的往事。  相似文献   
65.
自1月14日蔡英文败选后,民进党内各派势力都在检讨和反思败选的原因,但是在败选的根本原因上始终形不成共识。他们中的多数特别是主流派,不是在路线上、战略上、大政方针上寻找,而是仅在枝节上、策略上和具体做法上找原因。他们不承认败选是民进党的大政方针的失败,不肯调整“台独党纲”,对“台独”这块“神主牌”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幻想。  相似文献   
66.
目前,民进党抢攻2012年“大选”的士气高涨,党内提名斗争全面升级,呈现复杂而多变的局面,未来情势有待进一步观察。“大选”初选呈现“两强一弱”格局随着蔡英文、苏贞昌、许信良先后登记参选,民进党内初选正式形成“两强一弱”的格局,“苏蔡对决”成为未来党内斗争主线。目前看,蔡暂居优势,胜出几率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67.
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将于1月14日进行,虽然目前距离大选投票日期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但蓝绿两党的选情仍然处于相当胶着的状态。蓝绿两党候选人特质马英九和蔡英文都具有形象清新,留学海外,  相似文献   
68.
民进党路线转型是"台湾化"与"中国化"两股力量和趋势较量的产物和缩影,伴随着岛内社会和两岸关系两大变革工程的演进而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转型是必然的、自然的,也是渐进的、有限的,不同的阶段会呈现相同的反复。在大的环境结构没有质变的背景下,民进党仍然摆脱不了"台独"神主牌,但从发展趋势和应对2016年"大选"的需要考虑,民进党路线转型势在必行,其调整的时机、内容和幅度,将取决于党内"大选"参选人的意愿与意志。蔡英文一旦拿到"大选"入场券,在转型问题上不能不迈步也不可能迈大步,会探索一条"新型台独"之路,更加注重策略和包装技巧。届时外界将会看到一个"姿态百变、本质不变"的蔡氏"笑脸台独"。  相似文献   
69.
面孔     
《廉政瞭望》2012,(2):8-8
马英九:击败蔡英文获连任 1月14日,台湾地区领导人与民意代表选举结果揭晓。马英九以689万多票、51.6%的得票率获得连任。获选后的马英九称,他一定会践行承诺,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让台湾脱胎换骨。这一选举结果显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得到了广大台湾同胞的支持。  相似文献   
70.
今年元旦,蔡英文在其个人网页上发表题为《反省再出发,期许一个全新的2014》的文章。蔡英文表示,民进党在新的一年里,要好好反省和思索,该为台湾及台湾民众做些什么。她认为,民进党要在两个方面做出抉择,一方面是如何处理民进党与所谓“公民社会”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否要改变既有的“政治惯习”。蔡英文指出,民进党必须在2014年“要有彻底的改变”,否则结果便是“等着被这个社会淘汰”。姑且不论蔡英文此文的政治动机所在,就呼吁民进党应“彻底改变”字面意义来看,不可讳言,从政党政治发展角度着眼,对民进党长远利益具有一定的“正面意义”。然而,蔡英文似乎只谈到问题的表面,依旧没有触及本质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