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21篇
中国共产党   64篇
中国政治   47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2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6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21.
邓银鹏 《学理论》2013,(21):209-210
阐述了我国古代著名藏书家关于"藏书""读书""治学"的思想,重点辑录了他们的读书心得和体会。中国古代藏书家大都酷嗜读书,怀有深深的读书情结,他们把读书看作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读书是一种精神享受,是人生最大的乐趣,并认为书籍是永不枯竭的知识财富,藏书的目的是为了研读,读书应善于思考,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22.
1898年12)q19日.郑振铎出生于浙江温州(祖籍福建长乐)。对这个出生异地他乡的郑家长孙,祖父疼爱有加,为之取名振铎,字警民。铎乃一种古乐器,形如铙、钲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用的一一其寓意十分明显,祖父希望长孙将来有大作为。同时,祖父还给郑振铎取了一个颇具福州地方特色的小名“木官”,为的是好养,不至于夭折。  相似文献   
123.
正"书和牙刷概不外借,实在强求,借人牙刷。"大多数爱书藏书之人都秉承着这样的一个观念。在苏州市金阊街道三元四村社区有一位名叫戈春源的老人,他拥有万册藏书。与他人不同的是,这位热心的老人竟大大方方地打开自己私人藏书屋的大门,在社区的帮助下,建立了一个公益图书馆。辖区居民或附近学校的学生凭借"借书证",就可以将老人的宝贝藏书借去阅读。这个五一前夕"开馆"的公益图书馆让一些喜爱阅读的居民和学生开心不已,一位居民说:这个假期哪也不去,就在这里"畅游书海"。在三元四村一幢老住宅楼的二楼,门对门的两  相似文献   
124.
刘文烈 《党建》2013,(11):52-52
山东省莒南县大胆创新,在农户家设立“农家书柜”,通过“您点书、我送书”的模式,把农家书屋的藏书化整为零,分放到各家各户,最大限度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5.
中国绵延弥久的私家藏书楼及其藏书文化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和乐道,然而私家藏书楼、藏书文化体系的崛起和恣肆,却至今未见明确立题,深入探究。实际上,明清两代浙江私家藏书楼不仅以其藏量丰富和藏品珍贵著称于海内外,而且显现出私家藏书文化的重大演进乃至根本选择。这就是藏书文化体系的水到渠成、脱颖而出;它以文献收藏文化为基石,学术传衍文化为主导,书楼营造文化为支柱,特别是经世致用文化为灵魂。  相似文献   
126.
新陈代谢是一切事物生存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藏书建设的规律之一。图书馆的空间是有限的,剔除废旧的、复本过多的、无价值的图书是图书馆藏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馆藏质量,调整藏书结构,加强馆藏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7.
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业书籍收藏方面,省级党校图书馆藏书应继续强化地方文献的收藏力度,并建立起方便教学和科研需要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电子信息资源中心,使其成为省级区域研究的重要文献库。  相似文献   
128.
作者在文中分析了长沙民政学院图书馆在藏书建设方面面临的问题,并根据学院馆藏书建设的两大原则,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9.
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只是彼老人家一生只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不要说未治过大国,连小县也未治过,倘若也去挑一下这“担子”,那股潇洒味就难说了,纵然“烹小鲜”恐怕也会食而不知其味了。  相似文献   
130.
岁月如梭,我在统一战线这所大学校里学习和工作,已经有19年了。经常有同事问我:"这些年来,你忙忙碌碌,最大的乐趣是什么?"我答曰:"业余时间坐拥书城,潜心研究统一战线历史和理论,每有所思,或有所得,欣然命笔,与包括统战干部在内的广大读者交流,这是我最大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