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83篇
中国政治   161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4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要概括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会不可避免地要招致大量异见,但是把对官位的崇拜作为我们民族一个持久的精神特征,应该是不会有太大分歧的.它贯穿于我们的历史中,也渗透于我们的现实中,我们太熟悉它了,它就在我们中间.这个封建社会的幽灵死死地纠缠着我们. 在人类情感中,崇拜与鄙夷、恐惧一样,是一种自然产生的心理现象,英雄崇拜更是一种健康向上的有益情感.每个人的心目中都可能有自己推崇的英雄.人们之所以为自己的英雄在内心深处保留一个神圣的位置,是因为他们的事业、他们的品质超出常人的境界,从内心里把他们供奉起来,以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从他们身上获取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伟大的英雄,能够成为万人景仰的英雄,除了他们才智和胆识出众外,更加重要的是,他们具有献身人类整体利益的情怀,目光远大,品质超凡,并因此站到了时代的制高点上.人们本能地膜拜英雄,这并不是人类弱点和过失,相反,这是很大的优点和优势,它表明人们对高尚和非凡的向往,人们通过对伟大人物的学习来提升其精神水准.  相似文献   
12.
正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仡佬族的祖先"濮人"即在务川这块土地上开荒辟草、繁衍生息。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仡佬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精神文化,留下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但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仡佬民族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产生变化,丰富多彩的仡佬民族文化正在逐步走向消逝,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成了当前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画里画外     
对力量及美的追求成为我草原题材和工笔人体画的内在支柱。我对于军事家的敬仰不亚于对美术家的崇拜,对于某些战例的关注不亚于对艺术家创作的研究。舞蹈、体操、冰上运动、时装表演等最能体现女性美的项目令我激动,电影、小说、历史故事中的女主人公的内在品格让我为之动容。  相似文献   
14.
海南的蚩尤部落位于三亚市与保亭县交界处的甘什岭境内,距三亚市区28公里,现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得车来,早已在路口等候我们的景区导游阿妹举着三角小旗,招呼着我们跟随她向着蚩尤部落景区迈进。旅行团一干人马边向山寨大门走去,边听美女导游饶有趣味的讲解:海南是个有着30多个民族的岛屿,世居的有黎、苗、回、汉等族。  相似文献   
15.
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1912年被翻译介绍到中国之后,对中国的文学、文化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那么,都德的短篇小说何以能够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到底有着怎样的审美特质?都德短篇小说的审美特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热爱国家,叙述了法兰西民族抵御外侮的功绩;二、向往和平,批判了各种亵渎神灵的现象;三、崇尚自然,描写了法国南部乡村的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16.
吴向红 《法学》2006,(1):53-64
对中国法律传统中的遗失物制度细致分析表明:与通常的看法相反,古代遗失物制度既非以《周礼》为原型,亦非呈现某种波浪式的摇摆,却很符合直线———断裂的范式。支配着古人遗失物制度立法思想的是一个高度稳定的观念层:其核心是“失物返还”和“拾遗近盗”,对前者信心的崩溃则带来了明清律遗失物制度的戏剧性转折。理解古代遗失物制度的关键是“道不拾遗”的隐喻,正是这个神话,使古人把遗失物问题政治化了。从根本上说,中国古代遗失物制度的立法动机是维持秩序而非确立权利(物权)。在奇迹般的大化之境的背后,则是对全能全知的政治权力的渴望和信仰。  相似文献   
17.
明星制度探讨——二战后的明星化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句"超级女声想唱就唱"的口号透露出了大众文化的实质,李宇春登上亚洲时代周刊的封面,掀起了议论狂潮.在湖南卫视全力推出的"2005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中以绝对票数夺冠的李宇春究竟是不是大众文化的英雄?就如同创造了神话的比尔·盖茨作为商业街的英雄一样.此外,李宇春的成功是否代表着一种新的文化倾向正在中国形成?为此,我们有必要从明星的定义开始探讨明星现象的实质.  相似文献   
18.
民间信仰与社会和谐:民俗学视角下的社会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控制是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作为社会控制的重要辅助手段,民间信仰对受众群体的言行举止和心理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对民间信仰的文化属性和社会功能的研究,既是了解相关地区社会传统与文化的重要途径,又可以借此全面深入地认识和把握民间信仰群体的社会结构内涵及其组织形式,从而有利于调节社会生活,达成社会控制,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
GDP,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舶来物,从1985年开始,一路走来,承载了诸多的是非与无奈。 客观上说,GDP只是衡量一国、一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过去数十年一直保持在两位数的GDP增速,不仅使我们创造了世界眼中的中国奇迹,而且对于现今的中国,GDP也自有其深远意义。但是,一些地方政府把GDP推崇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盲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告别GDP崇拜的背景下,一些地方纷纷把"幸福指数"纳入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中。GDP是衡量国富的标准,但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不能从本质上衡量社会福利水平和人民的幸福程度,考核"幸福指数",既是对官员考核机制和形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