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83篇
中国政治   161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4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张生 《新民周刊》2012,(20):70-71
因此,慢跑也只是某种形式的药片而已,美国人拼命锻炼与拼命吃药其实是一回事,尽管它们在美国现实生活中的并行不悖多少让人感到有些奇怪也有些荒谬。  相似文献   
112.
目前学术界对于龙崇拜的性质有不同看法。笔者认为龙崇拜是一种灵物崇拜。龙崇拜的灵物崇拜性质体现在龙崇拜的各种文化涵义之中。20世纪40年代闻一多提出“综合图腾说”,既无翔实可靠的材料,又没有进行严密的论证,基本上是想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只能视为一种假说。从我们现在所掌握的材料来看,这种假说是无法成立的。图腾说是十分荒谬的,危害甚大,必须彻底摈弃。龙崇拜至今仍以灵物崇拜的形式继续存在,并且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3.
刘茜茜 《侨园》2015,(1):45
萨满一词出自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意指"充满智慧的神职人员"。萨满文化的精神实质,是弘扬氏族至上的集体主义精神、故土观念、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存意识、崇尚勇武和抗衡大自然的不屈战斗精神。它是一种历史久远的文化形态,诞生在北美、北欧和东北亚地区。吉林省长白山脉的萨满文化是世界萨满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发源地的母源地之一,已有500-1000年的历史。萨满教有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以及祭祀活动仪式。满族先人对自然的崇拜是同狩猎生活和采集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在这种条件下,衣食都取之于野兽,他们把狩猎所获取的野兽,视为主宰野兽的"神灵"的恩赐,而对此加以崇拜。满族的先人,随着  相似文献   
114.
董郁玉 《南风窗》2011,(21):4-4
近30几年来,"速度",或前缀于"中国",或后缀于"中国",与中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发展依赖于速度,痴迷于速度。尤其是当全世界都惊讶于这种"中国速度"的时候,我们就似乎在那些羡慕与嫉妒的复杂目光中,为速度寻到了正当的根据。也正是这种速度,让我们的发展屡现奇迹。其实,常态的发展并无什么奇迹可言。跨越式的发展,超常规的发展,是奇迹屡现的前因。常识伴随着常规,特色  相似文献   
115.
苏轼冰 《今日民族》2008,(10):26-29
在外界,[石咢]嘉除了以山水奇秀著称于世外,名声更大的还是“七月十五节”。 [石咢]嘉地处楚雄州双柏县,每年传统的“七月十五节”在当地又叫做“七月十五街”,有人还叫“祭祖节”、“中元节”,近几年外界又称为“哀牢山情人节”、“东方情人节”等,还有专家学者建议叫“母亲节”,说这是一种母性图腾、一种母性崇拜。此外,外界私下还有一些十分不雅的叫法,但都为当地群众所不齿。  相似文献   
116.
蚩尤倒下的地方,出现了一个湖泊,湖水有血色,又有咸味。宋代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有记:解州盐泽,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尝溢。大旱,未尝涸。卤色正赤,在阪泉之下,在阪泉之下,俚俗谓之“蚩尤血”。  相似文献   
117.
《诗经》中涉及到描写采摘活动的诗歌共有27首。采摘母题在这些诗中的频繁出现,并不仅仅是对采集活动进行的单纯描写,而是在叙述先民生产活动的同时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118.
要想改变环保部门的弱势地位,只能赋予其应有的独立自主的处罚权和执法权。  相似文献   
119.
《当代广西》2008,(2):18-18
石向东创造了广西美术界的一系列辉煌:他连续夺取了三届全国体育美术展览的最高奖项(1990年的《胜·败》、1993年的《最后防线》和1997年的《走向奥林匹克》),其中两件作品被送往瑞士洛桑的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永久收藏,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上海接见了他,  相似文献   
120.
生命的记忆     
<正>我崇拜高尚的生命的秘密。我怀念降临的时候天真而幼稚的目光。我珍藏在艰难的岁月中,光着脚丫,为了生活挨饿的一幕幕,辛酸和落魄让我拼命地塑造强者形象,生活给了我痛苦和泪水,同时也赋予我希望和执著。我崇拜这生命的降生、成长、战斗、伤残、牺牲时迸溅出的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