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42篇
工人农民   21篇
世界政治   6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3篇
法律   332篇
中国共产党   1099篇
中国政治   1490篇
政治理论   440篇
综合类   672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346篇
  2022年   283篇
  2021年   242篇
  2020年   266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377篇
  2013年   336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姚璐  景璟 《东北亚论坛》2021,30(2):113-126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的全球性问题,其应对最有效的路径仍是全球治理。危机之下人类社会的存续需要超越私利实现国家间共生。相对于西方传统的全球治理理念,中国方案基于对疫情下全球化时代的共生性判读,明确了推动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共生型全球治理目标,推动全球治理转型从消极共生向积极共生实现结构优化。然而,依靠共生自身升级的滞缓性与现实需求的迫切性之间存在矛盾,"共生"在资源分配、认同建构以及合作实现等方面并不具备必然性,无法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普遍化的标杆与规范,需要借助"共享"的理念工具进行有效助推。具体来说,就是以共生关系的主体性、共生纽带以及共生底线为出发,从资源配置的优化、主体认同的强化以及和谐包容的价值引领三方面着手,将共享理念融入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中,并通过中国对全球治理转型的过程参与,有效实现共享从理念引领到现实助推的功能转换,为新型的共生型全球治理模式的良性运作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42.
公安各通信网络之间存在相互独立、通信手段离散、通信业务不互通、通信资源未能充分整合利用等问题,影响警务实战中的信息交换效率、反应速度和协作效率。研究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多网络融合通信平台,借助移动警务平台综合多种通信手段,采用微服务架构整合多种通信资源形成基础共性通信服务,使用低时延服务总线将通信能力按照统一服务接口方式提供给各类业务系统和警务应用调用,打破各通信网络间的通信壁垒,实现通信业务互通、资源共享,支持跨网络、跨平台、跨系统的通信,打通部、省、市不同层级的通信业务阻隔,为公安机关扁平化指挥提供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公安机关应急指挥、快速反应、高效服务的能力,促进“大整合、高共享、深应用”的公安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43.
论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相互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既相互促进 ,又相互限定。作为人类精神的两个侧面 ,它们在本质上是和谐、统一的。这种统一在早期是一种原始的、朴素的、未经分化的统一。到了近代 ,由于启蒙主义精神与科学理性传统相互促进 ,两者和谐发展 ;然而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 ,由于片面强调科学理性的作用 ,又产生了两种对立的观点———唯科学主义与反科学思潮。进入 2 0世纪以后 ,随着对科学理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入 ,出现了科学的人文化趋势 ;2 1世纪 ,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必将在新的基础上重新融合。  相似文献   
44.
受商业利益的驱动和受众选择的制约,媒介之间的竞争加剧,新闻策划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公关意识逐渐融合。在具体的策划运作过程中除要遵守新闻传播规律之外,还应遵循社会公益性、科学指导性、针对性以及可操作性等原则。在新闻策划的过程中成功地融入公关意识,可以达到媒介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对事件进行全方位的深度报道,从而树立媒体的整体形象,提高媒体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5.
现代语境下的"文化全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文化全球化已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取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密切关联性、文化自身发展的独特规律性以及网络文化新形态的出现.文化全球化的实质是越来越多的人跳出狭隘的地域界限,超越本族群的视野,而拥有全人类的立足根基以及环视世界的目光.文化全球化包括指导理念层、观念文化层和文化产业层三个层次.全球化条件下的文化融合并未抹杀其冲突.文化全球化内含文化多元化.  相似文献   
46.
中国社会原型与转型的历史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社会原型研究是社会转型研究理论根基的历史追问.和合本位、仪礼本位、宗法本位和土地本位构成了中国社会原型,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石和母本,在"历史时空"的延续和发展中,由于民族文化的融合及外来文明的冲击,其表现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异,但中国社会的"基因"没有发生实质性转变.社会结构的变迁是社会原型转型的重要外在因素,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四大标志构成了社会原型的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47.
我国高等教育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毋庸置疑是新时代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灵魂,高校要遵循灵魂指引,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立德树人为教育宗旨,通过落实立德树人任务、贯彻立德树人理念、实现立德树人重要目标三个具体维度,推动立德树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48.
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是时代的要求,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许多交叉点和共性,实现二者有机融合有助于保障创业教育的"向",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提高大学生的"质";二者在目标上的一致性,内容上的统一性,模式上的依托性,使其具有融合的可行性;要实现二者有机融合,必须在创新教育观念、强化师资力量、构建实践平台、完善课程建设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49.
军民融合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是实现富国强军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宪法规范的重要内容.从世界范围看,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的确立与管理体制机制的建立无不体现各国宪法的规范作用.为推进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深入发展,必须加快完善我国宪法规范,积极推动包括国防和军事领导体制在内的国家各项重大制度改革,强化宪法对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规范与指导.在宪法层面应明确各级国家相应机构的职权,建立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军民融合管理体制,形成稳定权威的军民融合领导机构和组织协调机制,为全面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提供坚实的宪法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50.
理想是通往成功的桥梁,是催人奋进的号角,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融合是社会进步的强大助推器.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本文通过阐述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内涵及特征,研究两者的关系进而提出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融合的途径,用成千上万的“我的梦”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