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7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李喆  曹玉华 《学理论》2009,(28):150-151
西方国际关系学界的第二次争论是科学行为主义和传统主义之争,这次争论的实质是方法论的争论。此次论战在理论观点、学派建设、方法论等方面为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促进了学科建设,因此对国际政治学的新阶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此次争论的两大流派的方法论为视角,指出学科争论逐渐形成的国际关系学科的一些基本共识。  相似文献   
52.
垄断认定标准的模糊性,是各国反垄断法在制定和实施中的一种普遍性,也可以说,它是与反垄断法相伴而生的一个基本技术特征。美国反托拉斯法在一百多年的司法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模糊性,给我们的启示是:确定垄断标准恰当的模糊度,既不能过于明晰又不能过于模糊。过于明晰则缺乏灵活性,会使许多垄断行为通过各种形式的变换来逃避制裁;过于模糊则会使司法活动无所适从,导致实施的困难。而反垄断法实施的技巧就是如何将这种模糊性转化为确定合理的断案结论。  相似文献   
53.
知识经济与反垄断法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各国反垄断法的基础制度是工业经济时代的反映 ,其内容已不完全适应今天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综观各国反垄断法的制度基础 ,大多采用或倾向采用结构主义反垄断法 ,本文从知识经济的特点出发 ,论述在知识经济时代因企业发展和竞争方式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的企业发展和竞争方式 ,故知识经济时代反垄断法不应再规范企业的市场份额 ,而应以规范由市场份额导致的市场支配力的滥用为主要内容 ,也即在知识经济时代应采用行为主义的反垄断法  相似文献   
54.
主流与反思主义理论之间存在着认识论上的差距,不同的认识论基础通过方法论表现出来,其中作为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制度主义认识论基础的“实证主义”通过行为主义革命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在方法论上的影响最大。结果,在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下,讲究科学方法论的新现实主义只继承了经典现实主义的命题与假定,却丧失了原有的批判性反思功能。同理,新自由制度主义大幅接受新现实主义的基本命题与假定,从而导致了理论的保守化,使之沦为新现实主义的“补修范式”。这样就根深蒂固地阻碍着与反思主义理论的范式间沟通,而范式间对话才是使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恢复”“实证精神”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5.
方菲 《学理论》2014,(20):30-31
笛卡尔的二元论立场不仅没有解决"心-身问题"反而制造了许多模糊的哲学概念。这些概念对后世影响甚大,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即使是以反二元论自居的诸多流派(如唯物主义)也难以摆脱二元论的范畴,从而陷入困境。塞尔(J.R.Searle)主张解决"心-身问题"首先要彻底改变我们习以为常的范畴以及隐藏其后的假设。这无疑是一次重要的思维革命,使"心-身问题"的解决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56.
王清春 《法制与社会》2011,(27):25+31-25,31
无节制的自由竞争往往归因于"市场的失灵",为了有效遏制恶性竞争,国家发挥干预经济的职能,反垄断法的实行就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表现。对于反垄断法对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制原则,法学理论界有不同的提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并由此而形成了不同的法律制度,即"结构主义"规制方式和"行为主义"规制方式。本文通过对这两种规制方式的分析,展现了反垄断法中公平和效率的博弈。  相似文献   
57.
对我国反垄断立法规制对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反垄断法的国际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反垄断立法应采取行为主义模式,这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有其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8.
反垄断不是一个单纯的法律问题,它与社会经济政治氛围密切相关。中国的反垄断立法可以清晰的看到行政力量的博弈路径。美国、德国和日本作为当前最为成功的经济实体,对它们的立法特色进行一定的综述与比较分析,对我国的反垄断法完善有所裨益。三国的反垄断立法是一个宏大的体系,本文仅从反垄断立法中的特色性原则政策入手进行一个一般性的陈述与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59.
《比较政治学理论———新范式的探索》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奇尔科特的代表作。在书中他着重研究了20世纪政治学的三种研究方法之一———行为主义方法,并探讨了政治理论今后的发展趋势。本文以中国人的视角从比较政治学的角度对行为主义政治学方法论的产生、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对其方法论的意义进行评价并尝试揭示出其方法论的阈限。  相似文献   
60.
新制度主义作为西方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被称为二战以来西方政治科学研究发展的第三次革命1,代表了政治思维活动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的新成果,这一研究范式推动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政治学研究继承与超越了行为主义阶段,由此进入了新制度主义研究的阶段。本文拟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对旧制度主义--行为主义--新制度主义之间何以产生范式转换的内在原因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