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86篇
  免费   327篇
  国内免费   73篇
各国政治   79篇
工人农民   173篇
世界政治   436篇
外交国际关系   98篇
法律   12316篇
中国共产党   4605篇
中国政治   9394篇
政治理论   3275篇
综合类   5410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45篇
  2022年   316篇
  2021年   376篇
  2020年   432篇
  2019年   305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505篇
  2015年   1038篇
  2014年   2643篇
  2013年   2225篇
  2012年   2737篇
  2011年   2783篇
  2010年   2558篇
  2009年   2736篇
  2008年   3187篇
  2007年   2316篇
  2006年   2079篇
  2005年   1640篇
  2004年   1851篇
  2003年   1658篇
  2002年   1372篇
  2001年   962篇
  2000年   872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依法行政的本质属性是对行政权的规制,从行政裁量权的角度看,这种规制体现在对裁量的主体、权力取得、适用、动机、程序、手段、效果和责任的制约。由于行政裁量权的"自由"性、行权"人"的缺陷以及权力所有者与使用者分离的缺陷,扩张成为行政裁量权的内在要求,表现为越权作为、权限内乱作为、规避和懈怠四种形式。行政裁量与依法行政的博弈经历了从排斥到接纳再到统一的历程,实现统一的关键在于构建起立法、行政、司法、媒体和公众"五位一体",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控,外部他律和内部自律相结合的行政裁量权综合管控模式,并处理好"羁束与裁量""规则与原则"和"自律与他律"的平衡。  相似文献   
22.
《行政论坛》2019,(5):143-148
行政—立法关系在任何层级的政治系统中都是核心和关键。我国地方人大是地方民主法治建设的主体,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以我国地方行政—立法关系为研究对象,从制度设计和功能的视角对我国地方政府和人大间关系进行阐释。由于行政—立法关系之间存在的张力,不同的地方实践形成了不同的实践模式,以北京市行政—立法关系的实践为典型案例分析发现,可以将我国地方行政—立法关系概括为三种模式,即人大主导的行政—立法关系模式、合作型行政—立法关系模式以及竞争型行政—立法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23.
近年来,增长较快的案件类型为工商领域和食品药品领域,反映出市场活力不断释放,行政争议正逐渐向市场监管相关领域转移。同时,信息公开类案件数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要增加行政复议的吸引力,就得在体制上下工夫,让它变得更加独立、公正、权威——对地方政府作出的土地权属争议处理决定不服怎么办?对地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作出的工伤鉴定不服怎么办?对公安执法不服怎么办……这些问题常常出现在普法网站的搜索词条中,多是群众对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有异议时的求助。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除了行政诉讼外,行政复议也是化解行政争议的主要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24.
任重道远须策马,风正潮平好扬帆!2022年,宁夏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各人民调解组织将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对标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以奋斗者的姿态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树立"调解为民"理念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实现人民调解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人民调解作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途径,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调解工作路径,做到"调防结合、预防为主",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25.
混合性党内法规能不能作为概念存在?其与党政联合发文是什么关系?它因何"入"规?有没有必要"入"规?这些问题都与当前建立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协调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关系、推进依规治党等任务密切相关.基于对党政联合发文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区分混合性党内法规和其他党政联合发文,把混合性党内法规纳入党内法规体系,并进一步规范其调整范围、制定实施、备案审查、清理等基本问题,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快建设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实现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的基本条件.为此,还应当结合党内法规的形式和实质特征,合理控制党政联合制定混合性党内法规的数量,并明确混合性党内法规的边界,将其限定在党政机构统筹改革、党的直接管理、党政同责等领域.  相似文献   
26.
27.
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的重大举措,反映了当前我国党的建设的内在规律和客观需要。作为一项重大党建质量工程,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必须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要求,科学理解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时代价值、精神实质和核心环节,切实防范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误读、误解和误判。科学理解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核心要义,有助于有效规避、纠正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功能偏差,并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8.
《今日浙江》2020,(2):26-3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保障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更好发挥民营企业在推动发展、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和扩大开放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29.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以下合称“两个条例”)这两部重要的党内法规,着力强化党对干部工作和机构编制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为党管干部、党管机构编制作出制度性安排,对于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搞队伍,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两个条例”是干部选拔任用和机构编制工作的基本遵循,也是人民法院队伍建设的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30.
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是新时代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首先分析了编制分类的内容构成、不同类型编制的管理权限、编制总量控制的政策约束,进而对编制分类管理的效应及带来的问题进行了综合性分析。接着,追踪梳理当前地方统筹使用各类编制的最新探索和创新。在此基础上,从跨类别、跨部门、跨地域、跨层级四个维度,提出编制统筹管理改革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