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9篇
  免费   52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9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878篇
中国共产党   54篇
中国政治   305篇
政治理论   35篇
综合类   49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323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348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随着犯罪的急剧膨胀,犯罪被害人已构成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然而目前我国对犯罪被害人的保护非常不力。事实上,犯罪被害人在追究犯罪、维护自己权利的过程中其地位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近几十年来,被害人的权益重新受到关注。我国加强对犯罪被害人的保护,一方面应当借鉴其他国家的一些做法,建立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另一方面要对我国的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进行改革和完善。此外,要建立社会救助体系,这一点比前两方面的工作更为重要,也更为复杂,对被害人的保护也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22.
<正> 在美国这个"犯罪王国"中,最能引起人们内心恐惧、关注,同时又最能代表犯罪问题的莫过于暴力犯罪了。在美国主要的人身暴力犯罪是谋杀、严重攻击、强奸和抢劫。此外,还有其他攻击、绑架,虐待配偶与儿童和放火等暴力犯罪。近年来的统计表明,各种暴力犯罪几乎无例外地呈上升趋势。以杀人为例,近几年平均每年在美国发生的杀人案约为22,000起,这个数字意味着每年中有一万个人里就有一人被暴力杀人致死。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成为  相似文献   
23.
试论犯罪被害人诉讼地位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刑事司法制度是以被告人为本位的,强调被告人权利、待遇和犯罪的矫正,而对被害人权利保护的规定却没有那么周到。本文从犯罪被害人也是处于刑事诉讼的当事人之一的地位入手,论述了当今世界各国对犯罪被害人刑事诉讼地位的制度安排,评价了我国犯罪被害人刑事诉讼地位、权利保护的现状及不足之处,并从建立一种被害人利益、被告人利益、国家与社会利益协调共存的新的诉讼制度出发,提出了完善我国犯罪被害人刑事诉讼地位及权利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24.
知识产权犯罪人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产权犯罪人是指实施了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行为 ,应当被采取预防和矫治措施的人 ,既包括自然人 ,也包括单位。知识产权犯罪人与知识产权被害人之间具有互动关系。知识产权权利人应有针对性地防范知识产权犯罪。  相似文献   
25.
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的权利保障问题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保障问题一样是刑事诉讼法中的重要内容。被害人在刑事诉讼法修改以后,地位从特殊诉讼参与人变为诉讼当事人,诉讼权利也大大提高,但是,与国际中的普遍的规定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不断地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6.
论亲告罪的范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亲告罪是指刑法明文规定以告诉权人的告诉作为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条件的犯罪。我国刑法规定的亲告罪,与国外相比,适用范围较小,其功能并未充分发挥出来。我国应扩大亲告罪的范围,以符合社会现实的要求。  相似文献   
27.
论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价值及本土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国家对遭受犯罪行为侵害而又没有得到充分赔偿的被害人及其家属,通过法律程序给予一定物质补偿的制度。其理论基础在于公平正义理念之彰显,国家基于契约义务所产生的责任和公共福利的实现。我们应当在借鉴外国立法的基础上,构建一种既符合我国本土特点又具备先进理论框架支撑的被害人补偿制度的范式。  相似文献   
28.
被害人上诉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抗诉条件的限制 ,我国公诉案件被害人的抗诉请求很难实现。赋予被害人上诉权是由审判权的终结性、权威性、被动性决定的 ,符合当代刑事诉讼法的发展趋势 ,能够充分保护被害人的利益 ,能够制约法院审判权的滥用。赋予被害人上诉权可能与上诉不加刑原则相冲突并可能导致诉讼迟延、滥诉以及改变诉讼法律关系等技术方面的问题 ,但是这不能否定赋予被害人上诉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9.
据2002年4月29日《法制日报》报道,面对证据收集困难和办案成本高昂的刑事案件,牡丹江铁路运输法院对一起故意伤害刑事案件采用新审理方式——辩诉交易方式进行审理。该案审结后,当事人双方表示对审理结果十分满意。该案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辩诉交易制度的极大关注,对该制度引入我国是利是弊展开广泛讨论。尽管最高人民检察院权威人士明确表态“目前检察机关在办案中不能适用‘辩诉交易’”,但法学界和司法界对辩诉交易的研究兴趣却依然不减。那么,在我国目前的法律环境下,是否可以引入辩诉交易呢,这项制度对我国刑事诉讼究竟是利是弊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辩诉交易它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30.
建立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其目的在于强调国家对控制犯罪的责任,使不能获得被告人赔偿的被害人最大程度地从被害后果中得以恢复.现行<刑事诉讼法>仅规定以被告人现存的财产为限来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的原则是明显有缺陷的.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不合理状况,我国应在吸收、借鉴国外相关做法的基础上,建立一套适合国内实际的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并应对补偿的条件、对象、程序、数额和方式等加以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