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9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34篇
各国政治   104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39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8篇
法律   580篇
中国共产党   1589篇
中国政治   1762篇
政治理论   926篇
综合类   75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572篇
  2013年   425篇
  2012年   699篇
  2011年   617篇
  2010年   512篇
  2009年   620篇
  2008年   593篇
  2007年   365篇
  2006年   322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城市青少年消费西方文化产品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转型期品种丰富、数量众多的西方文化产品进入我国,成为广大青少年文化消费的重要选择对象。本文根据对青少年消费西方文化产品的状况进行的调查,了解青少年消费西方文化产品的倾向和途径,分析青少年消费西方文化产品的特点。  相似文献   
92.
中国未曾盛行过机械论的思想方式并不是值得庆幸的一件事,它使中国与近代科学失之交臂,也使中国的传统思维在向现代思维转换的过程中显得步履维艰。本文从思维方式和物质生活条件两方面探讨了中国何以未曾与机械论思维方式结缘的原因。  相似文献   
93.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初在西方兴起的一股思潮.他们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出发,对资本主义所面临的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无产阶级运动的出路等问题进行了批判和探讨.本文试从整体上来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并从六个方面概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特征,以便于吸收和利用其合理的成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94.
城市空间结构(Urban Spatial Structure)主要是从空间的角度来探索城市形态和城市相互作用网络在理性的组织原理下的表达方式,也就是说,在城市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空间维的描述。城市空间结构作为城市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组合,从其表征上看,它是城市各物质组成要素平面和立面的形式、风格、布局等有形的表现,是多种建筑形态的空间组合格局;从其实质内涵而言,它是一种复杂的人类经济、社会、文化活动和自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是城市功能组  相似文献   
95.
人权的实现程度是政治文明建设的衡量标准和终极价值,开展人权教育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人权教育与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联系入手,剖析了东西方人权观存在的根本差异;阐述了人权问题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中的地位,强调了人权教育应涵盖的主要内容,指出人权教育活动应围绕和突出“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核心来进行。  相似文献   
96.
从对古典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生产劳动异化批判到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文化异化批判,这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后期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向.而列斐伏尔的消费受控制社会批判理论、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社会批判理论以及哈贝马斯的公共生活领域理论,则是这个转向中的最重要代表.研究消费社会批判理论对于全面认识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7.
《求知》2005,(7):28-29
1.职工政治信仰、价值观念及思想道德多元化。一是政治信仰多元化。在300张调查问卷中所答的信仰约有20余种。在价值观念上,25%的人受西方价值观念影响很大或较大,34%的人认为现在人们大多崇尚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二是部分职工的思想道德存在缺失。在物质和精神、个人和集体利益取舍中,9.7%的人“更注重物质,不注重精神”,8.7%的人“以个人利益为重”。三是在个人需求和关心关注点上,少数人表现出低级趣味、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抬头。  相似文献   
98.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民族文化的生存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第三世界各国的文化都有一个"生存"问题.这是由于西方的强势文化对各弱小民族的文化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各民族为了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学习西方,发奋图强,都面临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同时如何对待西方文化的问题.随着西方科学技术大规模移入第三世界国家,西方文化也大举入侵,大有吞没各弱小民族的文化之势.第三世界各国都为此伤透了脑筋,我国当前出现的关于什么可以"接轨"与什么不可以"接轨"的讨论也是这方面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99.
变化和开放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的必要条件.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渊源于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其支柱和支点理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关于"马克思主义法学"概念、法的本质属性、法功能的局限性、法学研究方法、法的主体和客体、法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范畴、法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西方法学思想价值的重新评价、中国传统法文化的整理、马克思主义法学在当代中国发展的百年历史的梳理和总结,及国内法与国际法的衔接点和转化系统的系统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法学在当代中国发展所面临的十大难题.  相似文献   
100.
构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是一个艰巨而又迫切的任务。当前,中国正处于痛苦的经济社会转型期,世界正处于艰难的调整期,中国与世界正处于复杂的磨合期,这种"三期叠加"的时代特点,决定了当前构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中国的民族复兴正在走向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走向成熟,世界治理体系正在走向变革,中国正在迈向世界舞台中心,中国和世界出现的这些历史性变化,又为构建中国国际话语权、重建世界话语体系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当然,也应看到,构建中国国际话语权仍面临着巨大障碍和严峻挑战,特别是要解决"有理说不出"和"说了传不开"两个方面的问题,增强说服力和传播力。突破西方话语体系的障碍,构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要着力解决好以我为主、兼容并包,问题导向、抢占先机,讲好故事、寓理于情,顶层设计、系统阐释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