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3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27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方俊 《青年探索》2014,(2):68-72
青年研究中对青年社会生活的描述和阐释,以及将青年当作需要被教育、有待社会化和被规训的对象,使得青年研究和人类社会理性化的运行规则和管理机制紧密结合起来。青年研究作为现代文明的产物,本身就成为了现代性话语体系的一部分。只有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出发,才能实现青年的真正解放。  相似文献   
22.
福柯哲学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身体政治。在他那里,规训机构通过作用于身体对人实施控制。福柯的身体政治意义重大,它提供了对权力新的理解、开启了空间政治的研究、为消费社会的研究注入了活力、对"新社会运动"产生重要影响。但同时,他的身体政治存在着缺乏宏观维度、良好的政治策略及意识形态维度的片面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3.
吕新建 《河北法学》2012,30(6):120-121,122,123,124
危险个人概念产生于19世纪中后期.当时,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迅猛增加,但社会环境恶化,危险个人大量涌现,严重威胁着社会安全.这一概念的产生还受到了实证主义、达尔文进化论以及精神病学的发展的影响,而且与国家惩罚权力的转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4.
《印度之行》里,不同的种族、性别、政治和社会话语相互冲撞、交织、聚合,形成一个紧张的话语场。福柯的权力和话语的理论以及社会语言学理论有助于我们从知识与话语、规训与身体等方面分析文本里所隐含父权殖民社会的规训权力的运作机制,揭示权力对个体的腐蚀,展示权力客体对规训进行的反抗以及新话语在抵制抗衡中产生,从而重新解读福斯特作品。  相似文献   
25.
法国后现代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论述了关于现代灵魂与一种新的审判权力之间相互关系的历史,论述了现行的科学—法律综合体的系谱。福柯指出,规训权力的成功源于简单的手段: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和检查。本文拟从这三个方面细细解读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试图揭穿以美国白人文化为主流的现代社会对黑人民族进行规训,使黑人成为温顺而有用的文化规训成品的诡计,同时旨在唤起人们对处于社会边缘的人们悲惨生活的关注和对现代社会权力运行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26.
近代早期英国社会中的老小姐形象经历了一个从可怜到可憎的巨大转变。这一变化的发生源于父权社会日益增长的焦虑和不安。随着18世纪的到来,老小姐的独立意识日渐彰显并且不断涉足公共领域。对此,社会权力机制加强了运作,试图通过负面的老小姐形象来规训妇女,使其符合父权制社会的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27.
舒新余 《学理论》2010,(29):252-252,310
规训时代的学校环境中,教师的职能就是对学生进行规训;教师是这个规训机制里理所当然的一个雇员。在这个系统里,教师扮演着狱卒、园丁、医生的角色,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监视、规范化裁决、检查,从而完成对学生的规训。  相似文献   
28.
吴鹏 《传承》2010,(3):152-153
对于农民进城的描述是近代以来文学史上的一个主要话题,在小说《高兴》中贾平凹继续了他一贯的乡土关怀意识,对于被现代化侵蚀的乡村以及因之而进城的农民工的命运、境遇表现出了一种终极焦虑。在学界关注文本《高兴》的过程中,导演阿甘将其以同名电影的形式推出,然而电影《高兴》对文本中的矛盾进行了弱化、淡化的处理,在一种歌舞升平景象中对以刘高兴、五福为代表的农民完成了社会规训。  相似文献   
29.
以福柯的视角,学校可以被看成一个各种权力关系运作的场域,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又是各种权力关系运作的载体。通过对身体和空间的操纵、层级检查、规范化裁决、考试等手段,规训性权力渗透到学校场域的各个角落,体现在师生的日常互动当中。这在一定程度上移植了现代社会工业化的管理模式,是现代工具理性的一种体现,造成教育与人关系的异化。  相似文献   
30.
对于农民进城的描述是近代以来文学史上的一个主要话题,在小说<高兴>中贾平凹继续了他一贯的乡土关怀意识,对于被现代化侵蚀的乡村以及因之而进城的农民工的命运、境遇表现出了一种终极焦虑.在学界关注文本<高兴>的过程中,导演阿甘将其以同名电影的形式推出,然而电影<高兴>对文本中的矛盾进行了弱化、淡化的处理,在一种歌舞升平景象中对以刘高兴、五福为代表的农民完成了社会规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