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9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146篇
中国共产党   168篇
中国政治   263篇
政治理论   57篇
综合类   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视觉     
《党建文汇》2010,(4):45-45
这款无线手持式鼠标,由三个按键和一个滚球组成,使用时不需要鼠标垫。整个鼠标采用对称设计,左右手都可以使用。您在使用它时不仅可以将手放在任意舒适的位置,同时这种握持方式也可以帮您有效减轻重复按键产生的疲劳感。  相似文献   
82.
在市容环境中的公共艺术,在道德文化传播中,具有“榜样”、“解释”、“劝诫”、“环境”、“体验”等5种作用。若发挥好这5种作用,将无疑会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一股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83.
李存梅 《学理论》2008,(8):76-77
“假定性”一词,源自何处,无从考证,一般人认定“假定性”一词,最早是运用于中国舞台艺术,不过“假定性”一词却较早被运用于艺术申,且东西方艺术在运用过程中侧重点有明显差异,西方偏重于艺术的再现,东方侧重于艺术的想象与情感的融入。  相似文献   
84.
近年来,交口县环境保护局在上级部门的正确引导下,全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勤政为民、执法利民、行政爱民"的工作准则,以加强部门自身建设为保障,  相似文献   
85.
科技视觉     
陈晓英 《党建文汇》2008,(12):37-37
煤渣建造抗震小屋;酒精驱动飞机;房子会走路抗洪水;酒精驱动飞机;模仿人类表情的机器人;超级蚯蚓吃掉重金属  相似文献   
86.
读书频道     
《千古大变局》著者:曾纪鑫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时至晚清,老迈昏聩、日薄西山、风烛残年的老大帝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本书即以影响近代中国的关键人物洪秀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严复、慈禧、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袁世凯、宋教仁为载体,兼及林则徐、魏源、徐继□、郭嵩焘等人,叙述国门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进攻下被迫打开,历经血与火的碰撞,中华文明逐渐走出几千年自成一体的封闭怪圈,与世界融为一体的艰难历程,从而对近代中国历史进行多侧面乃至全方位的探究与反思。  相似文献   
87.
花鸟画自唐代独立分科到明清的大写意水墨画的出现,经历了几次重大变革。从唐代的花鸟写生到五代两宋的花鸟画,又经历元代的短暂过渡,终于形成了明清以大写意为基本格局的传统,并影响至今。在这之中,中国的传统花鸟画在视觉形式上明显经历了由重写生到写意的变化过程。其间的笔不碍墨、墨不碍笔、笔墨交辉的风尚的确是一种突破,这种突破加强了写意性在画面的作用,为明清的水墨大写意画风开辟了一条新路。明清两代是花鸟画最活跃的时代,作品的思想容量,以及艺术样式的丰富,表现手段的多变,即作品中形、神、意三位一体的完整性结合所产生的含蓄与内涵,为花鸟画的传统添加了更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88.
视觉前线     
谭玲 《党建文汇》2008,(7):37-37
水下雕塑 西印度群岛的一个水下雕塑馆陈列着英国雕塑家琼斯·泰勒的作品。这些雕塑作品放置在水下,为参观者营造出一个奇异的水底世界。  相似文献   
89.
温华 《理论月刊》2008,(3):121-124
本文在阐明当代视觉文化与大众审美意识的概念、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分析了视觉文化时代的艺术的教育功用与"娱乐功用"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艺术的娱乐功用是以教育功用为前提的,娱乐的观看快感满足了人们低层次的最基本的心理需求,而人们的价值需要是会沿着一定的层级需要上升的.人们已经逐渐地在追求审美对象的审美价值,以求获得极大的审美愉悦,由初始的耳目愉悦逐渐走向精神愉悦,反映了受众对优秀的艺术作品的审美需要,同时优秀的艺术作品也反映了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解读能力与审视能力.本文还对图像艺术的审美价值、审美关系与审美创造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0.
党西民 《求索》2008,(2):106-108
视觉文化的大量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就此涌现出各种关于视觉文化现象的观点。视觉文化不是一个视觉时代的文化,而是一种新的知识型。这种知识型有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种话语秩序,“图像转向”正是这种新知识型的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