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111篇
中国共产党   122篇
中国政治   211篇
政治理论   40篇
综合类   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51.
追光动画《新神榜》系列作品典型地反映了新世纪中国动画电影中视效与剧情的脱节现象,其症结在于技术性视效犹疑在两种视觉模式之间,一种是形塑主体中心的现代主观视觉模式,一种是超越主体中心的中式物观视觉模式。如何在技术性视效中弥合两种视觉模式、平衡现代性和中国性,成为动画电影讲好中国故事的肯綮之一。国产动画电影应以中式物感精神为切入点,借助数字技术的镜头创造力,在现代视觉机制的“身体-世界”二元关系格局中扩展出“身体-物-世界”的三元关系格局,营构出“人观物”“物观物”“大观小”等丰富的视觉模式,延展出主体内在的自反、弥合与超越,从而走向中国空间精神所敞开的世界本源之域,表达更加深刻的现代性精神。  相似文献   
152.
视觉文化时代,大众视像传媒促进了身体在当前的凸现,展现了一幅完美无缺的身体图景。身体向公共视阈的跃升和迈进,给公共领域的价值结构调整提供了必要的参照和契机。然而同时这又是一个扭曲的过程:完美无缺的身体图像不过是权力的目光所塑造的驯顺的身体的标本,诱迫人们按照这一标准来监督和管理自己的身体,在消费社会时代驯顺地献身于物。  相似文献   
153.
仲联 《中国残疾人》2009,(11):11-11
视觉第一中国行动"二期终期检查评估结束。10月19日上午,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王新宪,中国残联副理事长孙先德在北京会见检查组。王新宪会见检查组时,对检查评估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54.
山城重庆是“立体”的,但现在地上、地下空间各自为政,应加快“一体化”发展,对地上、地下、空中“三维空间”进行统一规划。香港高楼多,但留白留绿的也很多,重庆建造高楼是可行的,但要注意疏密有度,留出更多通透的视觉空间、可以休闲的绿色空间。  相似文献   
155.
在界定视觉素养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对中小学教师进行视觉素养培养的必要性,提出了教师培训、开展教科研、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实践等具体视觉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56.
陇江 《当代贵州》2008,(9):57-57
作为《当代贵州》的忠实读者,感受到最近每一期的文章在新闻的时效性、可读性等方面都在不断地提高.“越来越有读头”。这是党刊编辑时时强化修养、苦练内功,精做“嫁衣”的结果。稿件的取舍删节,在栏目安排上的轻重甚至标题制作,都反映出编辑同志的细心。“急就章”明显少了,形象生动的东西多了。作为“第三种语言”的版面美化,其观赏性和视觉冲击力加强了。说明党刊编辑在努力勤学多思的同时,“守土有责”意识正在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57.
王恭俭 《求知》2015,(4):43-44
渤海化工集团(以下简称集团)的企业文化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岁月洗炼,积淀了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使渤海化工这个古老产业充满活力和生机。党的十八大以后,我们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工程着力进行打造,重点推进集团公司共性文化与企业个性文化的融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集团公司企业文化体系,在外树形象,内强素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8.
在面对多元化的传媒竞争格局挑战的同时,党报面临着来自报业内部的激烈竞争。都市报、晚报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报纸,在版面设计上不断迎合读者的现代化审美理念及不断变化的信息需求,通过采用  相似文献   
159.
茶醉     
唐寅有一幅名画,叫《事茗图》,视觉上的直观感受是溪流潺潺,林木苍翠,云雾弥漫,山前茅屋数间,一人伏案苦读。边舍中,有一小童在扇火煮茶。舍外,小溪之上横卧木桥,一老者策杖来访,身后跟着一个抱琴的书童。画面清逸俊雅,画风飘逸,充满动感。再看旁边的题诗:日长何所事,茗碗自赍持,料得  相似文献   
160.
听障生信息来源有限,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写作能力普遍偏低,语言焦虑感严重。将视觉教学引入听障生汉语写作教学,从激发兴趣、发展语言能力、重视写作实践入手,采用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克服学生畏惧心理,使其感知觉缺陷得到最大限度的补偿。让他们想写、能写、常写、乐写,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