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篇
  免费   18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263篇
中国共产党   44篇
中国政治   93篇
政治理论   36篇
综合类   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而我们今天,我认为法治的规则不够,所以大家在网上在微博上不负责任地行使所谓的言论自由。这实际上,更像是文革的刷大字报,更像是一种泛民主。"6月9日上午,备受关注的前铁道部长刘志军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由于当天只有少数媒体进入法庭,后又曝出庭审时间只有3个半小时,刘志军的辩护律师钱列阳被迅速卷入一场"该案有没有真正的辩护?"的争议之中。  相似文献   
502.
詹得雄  闫玉清 《红旗文稿》2013,(13):31-33,1
革命要靠两杆子——枪杆子和笔杆子,这是我们党的传家宝。环顾国内外的形势,虽然政治、经济、文化、舆论手段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现实告诉我们,这两杆子不但不能丢,还得大大加强。在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务须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集聚起推动发展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503.
赵金英 《前沿》2012,(20):56-57
微博操作简单、随意、便捷的同时,又呈现出无组织性、非专业性的自媒体特点,这些使它在作为言论自由平台的同时,又必然对网络秩序造成冲击.如何权衡微博言论自由权与网络秩序价值之间的位阶与边界,需要对微博言论内容作出领域的划分,并区别作出限定.  相似文献   
504.
各国宪法都将言论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加以确认和保障,我国也不例外,但是,宪法所保障的公民言论自由权与刑法所规定的某些行为的入罪有时存在着一定的紧张关系。以诽谤罪入罪为视角,探讨诽谤罪入罪与言论自由权之间的关系,寻找恰当的方法来厘清言论自由的刑罚界限,从而使宪法所保障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505.
近年来,我国发生多起涉及言论自由保护问题的案件,案件当事人为普通公民和有关地方政府。事件的主要起因往往都是由于普通公民在网络上发表对地方政府不满和披露地方政府工作的帖子,被地方政府认定为“诽谤政府罪”或有损地方政府形象而遭到跨省追捕。针对这一类“诽谤政府案”,有必要从宪法和刑法角度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506.
言论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美国宪法条款的言论自由为广义概念,包含了"纯粹言论"和"象征性言论"。言论自由不是绝对的,是受到限制的,具有相对性。该条款在美国的司法适用中时而宽松时而收紧,均需进行个案裁量,与具体的案情以及社会现实和国家利益考量密切相关。言论自由相对性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这一权利在我国的实现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07.
言论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美国宪法条款的言论自由为广义概念,包含了"纯粹言论"和"象征性言论"。言论自由不是绝对的,是受到限制的,具有相对性。该条款在美国的司法适用中时而宽松时而收紧,均需进行个案裁量,与具体的案情以及社会现实和国家利益考量密切相关。言论自由相对性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这一权利在我国的实现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08.
《人民政坛》2014,(1):42-42
《人民政坛》编辑部:日常中,总有一些代表被称为“大炮”代表,在各种场合都敢大胆发表言论,有些言论听着有道理,有些言论则说得有些过头了。但在个别“大炮”代表看来,代表享有言论免责的权利,就是要敢说、敢提出尖锐的批评意见。请问,应如何理解代表的言论自由?  相似文献   
509.
“诽谤信息转发500次入刑”的合宪性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关于"转发超过500次"视为《刑法》246条第1款所规定的"情节严重"情形之一的合宪性有待检证。一方面,从形式上来看,以一个司法解释将"转发超过500次"界定为诽谤罪的"情节严重"情形已经构成了对基本权利的限制,违反了法律保留原则;另一方面,从实质内容上看,以数字来界定入罪标准的手段不具有合理性,其限制转发、浏览次数的手段与保护他人名誉权的目的之间不符合比例原则,对言论自由产生了消极影响,而且将"转发超过500次"界定为"情节严重"已经超出了法律解释的界限,是对法律的补充,违反了宪法所规定的权力框架。因此,该解释无论是形式上抑或是实质上均属违宪。  相似文献   
510.
微博是网络社会新兴的交际和信息集散的重要方式,一经出现,便得到广大网民的青睐。其价值在于它体现了公民言论自由的追求,成为公民自由表达的平台。作为一种新的言论载体,微博在言论自由的同时,又存在着危及隐私权的问题,有可能导致信息泛滥、谣言蜂起,有着负面的影响。在一个追求法治的国家里,言论自由必须依法实现,用法律来构筑言论自由的边界。因此,在保障微博言论自由的同时,又必须使其接受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