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5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70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26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计算机软件保护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道同  吴林 《知识产权》2006,16(5):69-72
随着计算机软件在世界范围内的飞速发展,引起了人们对其保护的思考,各种法律保护的理论、方法应运而生。其中以版权法保护、专利法保护、商业秘密保护、综合模式保护较为有影响力。笔者通过对这些方法的利弊分析,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修改、补充原有法律和针对软件特点专门立法两种解决途径的对比下,指出专门立法的优势。当然一切的推论只是单纯从保护计算机软件出发,立法还应结合中国当前在软件领域的国情。  相似文献   
152.
计算机软件是以智力创造为核心的高科技成果,计算机软件通常包括源程序(即源代码)和目标程序。泄露源代码一般被认为系侵犯商业秘密,但更符合侵犯软件著作权的特征。对泄露源代码的行为,可根据情节轻重程度,追究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直至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53.
软件企业在开发计算机软件的过程中,常常与其他企业发生纠纷,软件权利的复杂性也使得这些纠纷较难解决。相对于诉讼来说,仲裁常常能在这种纠纷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软件的技术性本质使得侵权依赖于专业技术人员的判断,复杂的权利内容要求借鉴成熟的经验,软件所包含的商业秘密需要保护,软件短暂的生命周期要求纠纷的迅速解决,软件海外市场的拓展要求权利的确定。软件产业对软件权利的这些要求能在仲裁这种纠纷解决方式中得到很好的满足。  相似文献   
154.
张平 《知识产权》2003,13(1):25-29
在讨论商业方法(Business method)和计算机软件(computer software)是否适合于专利保护之初,美国、日本、欧洲等国更多关注的是在专利法理论上能否对这两种客体(subject matter)给予保护的问题。随着美国1998年State Street Bank一案的终审判决,三方专利局重新修改了各自的专利审查指南,增补了许多有关商业方法软件发明的审查指导意见,可以认为目前三方专利局已不再注重这两种客体的可专利性问题的讨论(尽管在国际社会上,有关商业方法软件能否构成专利保护客体尚有非常对立的观点)。三方专利局更多关注和讨论的是商业方法软件发明的具体判断标准,即专利审查的第二道门槛②:专利三性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三方专利局在有关商业方法和计算机软件发明上对创造性(non-obviousness or inventive step)审查要求的比较研究,分析三方专利局在创造性标准上的异同,以此对我国制定相关审查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5.
生物信息学是伴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开展而得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由于其所带来的巨大社会经济效益,对生物信息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据此对生物信息技术中涉及的知识产权保护客体,即基因和蛋白质序列和结构、生物信息数据库、生物信息技术软件和硬件的知识产权保护国内外现状及目前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6.
软件反向工程合法性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软件反向工程合法性问题的提出反向工程的概念最早出现在集成电路和布图设计保护领域,原指对他人“掩膜作品”的布图设计进行分析、评价,然后根据这些分析、评价的结果创造出新的布图设计。与传统制造业和半导体工业一样,在计算机软件领域,“反向工程”作为一种促进技术发展的手段也是广泛存在的,然而,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对计算机软件进行反向工程即对目标代码进行反汇编和反编译是否侵犯版权引起了极大的争议。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商所销售的软件一般以目标代码的形式出现,这样做有两个基本原因:其一,消费者主要是软件的应用者,他们看重的…  相似文献   
157.
崔军  吴志刚 《知识产权》1996,6(1):39-40
一、受法律保护的计算机软件的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991年6月1日生效,其中明确规定计算机软件作为九大类作品中的一类受到该法的保护。 然而对于一项具体的计算机软件来说,要享受著作权法的保护,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根据国务院1991年6月9日颁布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计算机软件获得保护的条件是: 1.开发者独立开发,即具有独创性。值得注意的是,首先软件的独创性不同专利的新颖性。专利的新颖性,是指申请专利的发明是首创的,包含有“时间在先”的意思。而著作权法保护的软件并不要求它具有新颖性,仅  相似文献   
158.
一、问题提起1979年 1月 ,历史翻开举世瞩目的一页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应美国总统卡特的邀请 ,率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赴美利坚合众国访问。在这次划时代的高峰会谈中 ,两个伟大国家在经过 30年对峙后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与此同时 ,还有一项意义深远的议程 :两国领导人签署了中美恢复邦交后的第一个政府间合作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科学技术合作协定》(以下简称《中美科技合作协定》)。这不是历史的偶然 ,而是战略的选择。它向世界昭示 :早在 2 0世纪 70年代末 ,在中美两国战略蓝图上 ,科学技术已经…  相似文献   
159.
思想与表达两分法原则被称为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我国目前仅在《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对思想与表达两分法原则进行了规定,而著作权法却没有确立这一原则。有必要在著作权法中确立这一原则,并在司法审判中使用与之相配套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60.
刘婕 《工会博览》2009,(10):41-42
介绍几种在计算机软件系统设计中常用的用户身份认证方法,着重阐述了采集用户硬件信息的方法,对程序设计人员设计应用程序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