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26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各国政治   135篇
工人农民   134篇
世界政治   39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0篇
法律   1650篇
中国共产党   1966篇
中国政治   3298篇
政治理论   1220篇
综合类   2460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374篇
  2014年   893篇
  2013年   827篇
  2012年   926篇
  2011年   1010篇
  2010年   956篇
  2009年   977篇
  2008年   945篇
  2007年   730篇
  2006年   641篇
  2005年   484篇
  2004年   381篇
  2003年   314篇
  2002年   249篇
  2001年   229篇
  2000年   225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张涵 《研究与交流》2007,(2):21-23,29
本文通过对一个女研究生案例的分析与评论,探讨了如何用认知领悟的方式来调整来访者的认知模式,从而达到心理和行为的双重变化,使心理咨询的目标得以实现;同时,对本案例中所反映出的当代婚恋价值观的某些误区和迷失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2.
曾凤英 《各界》2007,(6):62,67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它是人类的一种认知现象。文章从文化认知的角度来解读英语隐喻,并提出英语隐喻的翻译策略,认为:英汉存在文化交织的隐喻应采取异化翻译;英汉存在文化鸿沟的隐喻应考虑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相结合;英汉存在文化冲突的隐喻应采取归化翻译。  相似文献   
103.
《工友》2007,(11):64-64
你有没有感到快要被逼疯了,来自工作的、家庭的压力让你喘不过气来,那么在压力威胁到你的健康之前,想想办法,营救自己吧!1.一次只担心一件事情女人的焦虑往往超过男人。因为女人们更爱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04.
《党课》2006,(5):78-79
所谓心理疲劳,是指人在长期从事一些单调、机械工作和活动的情况下,伴随着肌体生理方面的变化,中枢局部神经细胞因持续紧张而出现抑制,致使人对工作对生活的热情和兴趣明显降低,直至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心理疲劳并不完全是客观生理指标变化的反映,常常带有主观体验的性质。对于产生心理疲劳的人,轻者出现厌恶、逃避工作、学习、生活的症状,重者还可出现抑郁症、神经衰弱、强迫行为,以及诸如开始吸烟、酗酒等生活习惯的改变。产生心理疲劳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精神紧张和学习、工作过量。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及高度的竞争性,很多人尤其是青年人害怕在竞争中失败,由此导致了心理的紧张与疲劳。此外,繁杂的信息轰击、住房拥挤、噪音、工作条件恶劣、疾病、家庭不和、人际关系紧张、事业遭到挫折等,也都是诱发心理疲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5.
本文认为,当前中欧关系的核心问题在于欧盟对华认知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包括:经济上不愿再将中国视为发展中国家,而是将中国视为可能对其造成潜在威胁的竞争者;政治上对中国未能向欧洲价值观靠拢感到失望和焦虑;在安全问题上欧盟出现"美国化"趋势,即在"防范"中国崛起问题上,与美国的共同语言开始增多。欧盟对华认知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中欧双方实力对比和相对地位有变、美国对欧盟影响力增强。欧盟对华认知变化已导致欧盟对华政策出现一定调整,对华经贸政策更趋保守、更具防卫性和保护性,在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全球性议题上强调所谓"中国责任论"等。未来中欧关系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欧盟对华政策调整的方向和力度。  相似文献   
106.
日本独特的自然和文化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古代民族宗教——原始神道,独特的民族文化又塑造出了独特的民族性格和双重心理,并成为左右日芩民族心理和行为精神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初期,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为明治政府所利用,培植出了日芩近代祭政一致的国家意识形态——国家神道,并以此角度来讨论战后日本为什么否定侵略战争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107.
分析心理学在许多方面方都受到了实在论的困扰,而解释学的方法却克服了这个困难。如荣格虽不是一个实在论者,但他仍不能超越他那个时代世界观的影响,认为自己理论的主要概念是不依赖人类解释过程的实体。因此,分析心理学一直未能摆脱实在论本身的问题,而这些又恰恰制约了分析心理学临床应用。解释学从分析心理学获得启发,如果分析心理学与后现代主义的若干要素的相融合,将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性别、神话和欲望的实质。同时通过对深度心理学的普遍性问题的研究,大幅度地推进我们关于人的成长和人类解释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8.
公安新闻写作必须重视和研究受众心理。受众的求新求异心理、求知得益心理、逆反心理、休闲娱乐心理等对公安新闻作品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重视受众心理 ,才能产生好的公安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09.
心理学的发展为预防和打击犯罪这一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心理应激是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可以从心理应激与犯罪心理产生之间的关系展开初步探讨 ,并进一步以案件为例加以印证。  相似文献   
110.
赵灵敏 《南风窗》2007,(7):22-25
近日,资深杂技经纪人朋友宓先生打电话告诉记者这样一件事:在2月4日结束的第28届法国明日世界杂技节上,参赛的一个中国杂技团因不满只获得银奖而在颁奖仪式结束后,集体将奖牌和证书放在台上后扬长而去。此事在法国引起轩然大波,观众席上嘘声一片,来颁奖的法国总统文化顾问意味深长地说:中国变了,拿银奖都不高兴了,但愿2008年奥运会时不会这样。杂技节的组委会则表示,明年是否邀请中国参赛要再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