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5篇
各国政治   29篇
工人农民   53篇
世界政治   83篇
外交国际关系   63篇
法律   639篇
中国共产党   1444篇
中国政治   1475篇
政治理论   486篇
综合类   8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283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346篇
  2011年   386篇
  2010年   370篇
  2009年   375篇
  2008年   577篇
  2007年   360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349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21.
通过联系统一战线工作实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1.对统一战线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了新认识;2.对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合法性、有效性有了新认识;3.对统一战线必须与时俱进有了新认识;4.对怎样做一个新时期合格的统战干部有了新认识。  相似文献   
22.
人们在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中还存在诸多误区,如果不在理论和实践上走出这些误区,就会影响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23.
理性思维能力是作为组织者、决策者、统领者的领导干部的必备能力。在实践中 ,领导干部在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上往往陷入认识误区 ,一是认为打好了理论基础 ,有了较高的理论修养 ,自然就有了理性思维能力。二是认为理性思维能力的问题 ,是高级领导干部的问题 ,一般 (基层 )领导者没有多少需要运用理性思维能力的地方 ,无需在理性思维能力上浪费时间和精力。这两种认识是错误的 ,非常有害的。理性思维能力是任何领导干部都不能忽视的问题。理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必须做到“四个坚持” ,领导干部才能切实提高理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4.
张晓丽 《中国公证》2007,(12):21-23
《孙子兵法·谋攻篇》里说:“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公证机构的战略谋划亦是如此。无论是宏观PEST环境分析,还是中观行业环境的五力模型分析,均属于公证机构外部环境的“知彼”范畴。正确的战略选择还将取决于对公证机构内在条件的分析和把握,做到“知己”,也就是古希腊神庙中的警示名言“认识你自己”。只有同时做到知己又知彼.恰当的战略制定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5.
张锋 《政法论丛》2007,(4):69-73
在自然权利的问题上,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尖锐对立,人们遵循着非此即彼的一种思维定势,认为二者水火不容,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即使作为坚守非人类中心主义立场的观察者也不得不承认发达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实现自然权利的必由之路。贫穷不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只有在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实现人类的生态化的富足,才有实现自然权利的可能。  相似文献   
26.
《传承》2010,(10):65-65
世界地球日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运动。活动起源于美国。1990年4月22日,全球140多个国家、2亿多人同时在世界各地举行形式多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呼吁改善全  相似文献   
27.
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大批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设计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学的“认知—实践—认识”三循环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8.
从效益审计的概念、审计的发展、审计对象和内容等角度解析效益审计,并从效益审计的一般理论出发,指出了目前效益审计实务中在确定与表达审计目标时存在的几种审计误区,以及相对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9.
再谈假释适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假释适用虽受客观条件限制,但它把受刑人的再犯罪风险放在行刑权尚可控制的范围,并为受刑人提供了一条再社会化的途径,因而有必要提高假释适用率。其具体做法是改变审判、执行机构的保守立场,尝试对临近出狱的受刑人普遍适用假释,并再次明确假释权的配置,逐步推进假释管理的法律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30.
现在许多国家都非常强调自身的发展.然而如何才能实现发展?历史证明,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就是改革.20多年来,我国社会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体制外到体制内波澜壮阔的改革过程.改革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引起了人们思想的急剧变化.由于改革具有过程性、渐进性、持续性、双刃性,致使有些人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对改革产生误解或怀疑.在此情况下,我们的领导干部必须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和评价中国社会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