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35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38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缪旖 《法制与社会》2012,(19):100-101
目前,农民工讨薪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讨薪事件层出不穷、令人堪忧。这既有农民工自身的素质问题,也有其他诸多因素,如:老板恶意拖欠,诉讼周期过长,执法力度不够等。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希望能给关注农民工的朋友带来一点启示或参考。  相似文献   
22.
王娟娟 《前沿》2012,(21):76-77
针对近年来愈演愈烈、手段越来越极端的农民工讨薪案件,本文的出发点是站在农民工这一弱势立场,指出农民工的“薪”是自己的合法劳动报酬,从理性的角度来看根本不应该由农民工自己去“讨”,讨薪是农民工的无奈之举,说明农民工的维权渠道不畅通.本文将综合分析近期出现的典型案例,结合各个地方一些具体的做法,抨击拖欠农民工薪水的不道德行为,为农民工能够及时得到自己的劳动报酬提供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23.
《学理论》2014,(34)
拖欠农民工工资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极为普遍的现象,拖欠农民工工资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法律问题,虽然政府及相关部门也采取了不少有力的措施,绝大多数的拖欠工资都能得以清欠。但目前主要解决的途径是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的,存在临时性、局部性等缺陷。对于该现象,在社会舆论监督的同时,更需要通过法律的手段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进行规制,妥善处理好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本文以《焦点访谈》节目中的一期有关农民工张正友辛苦讨薪的经历为例,具体分析农民工讨薪难的原因,并通过对相关法律制度的分析研究提出更为完善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4.
小保信箱     
年后返岗发现公司被转让,该向谁索要被欠工资小保:我们是一家个人独资公司的员工。由于公司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导致拖欠了我们3个月的工资共计9万余元。春节放假前,老板李某假意承诺在年后返工时全部结清。可当我们节后回到公司时,方知李某已将公司转让给他人经营,而自己在收到转让款后去向不明。无奈之下,我们只好多次向现有公司负责人提出清偿请求,但却一再  相似文献   
25.
“‘绿色通道’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想不到通过它这么顺利就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资。”2019年12月5日上午,求助人韩某这样感慨。韩某口中的“绿色通道”即“农民工欠薪求助绿色通道”,2019年5月20日在中国法律服务网开通一周年之际正式上线运行,一大特点就是快捷,农民工不仅可以通过法律咨询寻求帮助,还可以直接反映遇到的欠薪问题。  相似文献   
26.
劳动基准制度中的休息休假制度在保障劳动力资源正常供给、劳动者参与家庭和社会生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远程办公和集体调休能够缓解劳动力的时空错配,但不可避免地引起休息休假制度的实践偏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国休息休假制度的调整方案存在紧急政令与劳动基准冲突、利益配置失衡的问题.因此,应当确定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下休息休假制度的调整规则.首先,明确休息休假的调整应遵循劳动基准、劳资合意、劳动力资源配置规律的基本原则.其次,从劳动基准制度的灵活化变革入手,使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下休息休假制度安排更加合理,具体包括设立无薪休假制度、放宽灵活工时的适用条件,让劳资双方通过制定劳动规章制度、个别劳资合意和集体协商实现休息休假的调整.  相似文献   
27.
随着我国城市乞讨人员的增加,乞讨已向职业化方向发展,乞讨方式和乞讨行为也纷繁复杂且有违法犯罪的倾向,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危害。我国目前对城市乞讨人员的管理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对城市乞讨行为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团结协作以及市民的积极参与。公安机关对乞讨的管理要由传统的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转变为对乞讨行为的管理,在保障人权与维护社会治安之间找到平衡。  相似文献   
28.
法社会学视角下的"乞讨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乐 《政治与法律》2004,1(4):34-39
近来各城市纷纷划定"禁讨区",并在划定的区域内限制行乞.规定一出,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但是与此同时,对于是否有权划定"禁讨区"以及是否存在"乞讨权"等问题上争议日益增多.基于此,本文结合南京市近日颁布的通知并对各大城市的规定进行比较分析,以法律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这一问题:将乞讨行为分成为主动行乞行为与被动行乞行为,并将被动乞讨行为归结为"无受害人"行为;同时认为:设定"禁讨区"是一种合理的城市管理方式,以及并不存在着"乞讨权"这一所谓的宪法上的权利.  相似文献   
29.
农民工讨薪事件频发,特别是在年关岁末,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在诉求维护其经济利益权利过程中往往陷入一种无序的社会行为。本文运用哈贝马斯程序主义的模式,构建基于法治目标的农民工维权行为的程序主义模式,一方面,从程序主义民主模式中获取农民工与劳动单位之间合理及合法的规章制度达成共识;另一方面,从农民工自身出发,通过学习提高自身文化水平,进而促进构建合理合法实现自我维权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30.
浮世绘     
《民主与法制》2013,(4):5-5
各地讨薪事件频发 时近年关,讨薪事件再度频发。1月10日,130余名农民工在陕西富平县集体上访,封堵并跪倒在政府门前讨要被开发商拖欠的工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