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5篇
  免费   6篇
世界政治   23篇
法律   433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231篇
政治理论   33篇
综合类   39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讯问工作是讯问人员与犯罪嫌疑人面对面进行的侦查活动,具有直接对抗性。讯问过程中,犯罪嫌疑人通常会使用反讯问手法阻碍讯问工作,妨碍查明案件事实,甚至导致讯问工作陷入僵局。反讯问手法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切断言语信息交流渠道、传递虚假信息、传递部分信息和公然采取暴力动作进行抵抗。讯问人员要熟悉各种反讯问手法,以掌握的案件事实和有力证据为基础,利用犯罪嫌疑人反讯问供述中的矛盾和弱点,采取适当的对策,迫使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其罪行。  相似文献   
72.
“坦白从宽”的立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为鼓励犯罪嫌疑人主动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从而在量刑上给予较轻的惩罚这个承诺提供了法律依据。无论是从我国的法律渊源,还是从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来看,“坦白从宽”都很有必要写进法条。“坦白从宽”主要运用于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对讯问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73.
侦查讯问是侦查员与犯罪嫌疑人在特定的环境中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的一种特殊的侦查措施,其目的在于获取犯罪嫌疑人的言词证据和线索。特定的环境和面对面的方式是侦查讯问的突出特点。单从环境因素的角度,其可分解为时空环境因素、人际环境因素和语言环境因素。不同的环境因素会对侦查讯问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新形势下侦查讯问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侦查讯问教学中存在着轻视实践教学、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师资队伍来源单一等问题,侦查讯问教学改革要从重新定位教学目标、提高侦查讯问理论水平、增加教师的讯问实践、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等方面努力,提高侦查讯问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侦查讯问的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75.
本文归纳了警察讯问话语中的几种主要提问方式,结合女性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征,探讨女性犯罪嫌疑人在被询问时因提问方式不同而引起的不同心理反应,以便在警察讯问中把握女性犯罪嫌疑人的心理行为特点,攻破女性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提高讯问效率。  相似文献   
76.
讯问实践中,侦查人员所使用的各种讯问方法中,情感感化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而且实际功效也是非常明显的。情感感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讯问方法,有其自身特有的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效地运用情感感化方法,能够获取犯罪嫌疑人的真实口供,挖掘出新的线索,查清案件事实。然而,已有文献资料对情感感化的论述比较粗略,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剖析,多是一些经验性的总结,尤其是在情感感化具体方法这块比较空白,对该方法的实用价值评估过低。  相似文献   
77.
讯问犯罪嫌疑人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几种侦查取证行为之一,在侦查实践中也成为每个刑事案件的必经阶段。侦查讯问有可能成为案件侦破的有效措施,彰显法律的正义和建塑警察的良好形象;也可能由于非法讯问导致冤假错案,损害法律的权威和败坏警察的形象。侦查讯问是一个蕴含丰富内容的研究课题,而这种"丰富内容"就源自侦查讯问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厘清其中矛盾及其背后的原因,是侦查讯问理论及实务研究的逻辑起点及必然的路径。  相似文献   
78.
侦讯用证问题在现有侦讯教材中的论述存在诸多不足。从现有教材的问题和侦讯实际出发,应在侦讯对策用谋的辩证性中研究侦讯用证的对立统一性。以正面用证和侧面用证、明示用证和暗示用证为例,应该重视侦讯用证技巧定义的准确性;以部分用证和整体用证、混杂用证和单独用证为例,用证技巧应该源于侦讯活动的实际;以部分用证和整体用证、补充用证和事前用证、演化用证和原貌用证、点滴用证和包围用证为例,应从辩证用谋的角度去研究侦讯用证的技巧性。总之,提高用证效能,有赖于侦讯用证技巧的组合与谋略的引导。  相似文献   
79.
雷越 《法制与社会》2011,(16):79-80,82
在司法实践中,犯罪嫌疑人翻供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司法工作的正常开展。本文通过分析致使犯罪嫌疑人翻供的原因,并尝试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以有效地减少讯问中翻供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0.
沈刚 《党建文汇》2007,(4):30-30
这个案件被定为“编发短信,威胁省委领导,干扰和破坏市委换届选举”。 杜欣开始并不承认自己做了这件事,但事实上他经不起查,在三天之后,就败下阵来并全面崩溃,对查案人员的讯问有问必答。他会在睡觉中间醒来时举手报告说还有问题要交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