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5篇
  免费   6篇
世界政治   23篇
法律   433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231篇
政治理论   33篇
综合类   39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经济犯罪案件预审对策研究,是当前侦查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本文针对经济案件犯罪嫌疑人的主要特点,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相应的语言对策及实施语言对策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2.
日前,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审查逮捕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检察机关审查逮捕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工作作了进一步明确和细化。《规定》明确指出,当有线索或者证据表明侦查活动可能存在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等违法犯罪行为时,检察机关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  相似文献   
93.
人权保护问题是各国刑事诉讼中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就侦查讯问活动本身的特征而言,带有较强的利益冲突性,也就是说,在侦查讯问活动中,双方的较量和斗争反复出现,直到犯罪嫌疑人转变态度或被制服,案情真相大白为止。而这种冲突具有不平等的一面,在我国犯罪嫌疑人往往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突出表现在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障不足。在进行比较法考察之后,笔者提出了我国现代侦查讯问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94.
审讯是侦办涉黑犯罪案件的重要环节。涉黑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或者有应对侦查讯问的经验和伎俩,或者倚仗“保护伞”的庇护,因而会顽强对抗讯问。这就要求侦查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对涉黑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讯问工作。  相似文献   
95.
侦查讯问中的说服教育,是指侦查人员在讯问中通过法律、政策、形势、前途和道德教育,促使犯罪嫌疑人弄清是非界限,权衡利弊得失,转变思想,如实交代罪行。说服教育的途径,从内容上可归纳为理喻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从手段上可分为语言说服和非语言说服。说服教育的方法有叙述法、逻辑论证法、规劝法、激将法、反差法。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建立起心理接触,是说服教育取得成功的前提。当前对说服教育的研究还缺乏理论深度,实践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主、客观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6.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要求讯问、询问未成年人,应当通知监护人到场,但从目前执行的情况来看,监护人到场制度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如监护人通知不到、不愿到场;受办案时间限制,来不及到场;旁听讯问在押的未成年人有难度等等,这些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暴露出来。本文认为应当修改增加讯问未成年人律师在场的规定,以完善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97.
从博弈的角度看,侦查讯问是一场信息不对称的博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侦查讯问又是一场激烈而又复杂的心理较量。在这场博弈中,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侦查人员的讯问策略的选择。因此,研究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对侦查人员能否在博弈中获得最大收益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8.
99.
能否预防和遏制刑讯逼供,不仅是反映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立法技术的一个重要指标,更是评估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立法得失的一个关键问题。要从根本上预防和遏制刑讯逼供,必须完善相关诉讼制度和证据规则,使通过刑讯逼供得到的证据没有法律效力,使讯问人不敢、不能实施刑讯逼供。在目前提出的众多预防和遏制刑讯逼供的措施中,改善羁押和讯问制度是最实际、最经济和最迫切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0.
在侦查活动中,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循法定程序。首先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其次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让其陈述有罪的情节或者无罪的辩解;第三,向犯罪嫌疑人提出问题;最后,告知犯罪嫌疑人核对讯问笔录权,履行核对讯问笔录手续。违反第一次讯问程序进行讯问所获得的口供应予以证据排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