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6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30篇
各国政治   60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14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2篇
法律   1124篇
中国共产党   941篇
中国政治   1215篇
政治理论   541篇
综合类   87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397篇
  2013年   368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381篇
  2010年   387篇
  2009年   393篇
  2008年   380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31.
杜宇 《中外法学》2011,(4):716-728
构成要件与违法性是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的两大核心部分。准确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深刻把握这一体系的内在逻辑,有着极为关键的意义。沿着学术发展的脉络,本文首先对构成要件与违法性的一体化趋势进行了梳理。从行为构成要件论到违法性认识根据论,从违法性存在根据论到违法构成要件论,构成要件的观念与内涵不断扩张,违法性判断的内容则被不断掏空乃至形骸化。消极构成要件理论的出现,更是试图彻底取消构成要件与违法性之分,将两者统合为一个判断阶层。面对此种合流之势,文章指出:有必要重申构成要件与违法性之间的界限,并将其作为相互独立的阶层而认真对待。这根源于两者在法价值、法判断、实体效果及程序功能上的重大不同。进而,除了宏观上的区分,对于体系上四处游荡的若干具体要素,文章也力图对其予以体系地位上的妥善澄清。  相似文献   
932.
刑法学发展至今貌似精巧,但理论构造似乎离生活常识越来越远,使得理论与公众的规范感觉、认同感觉之间的分歧很大。刑法研究无论走何种道路,可能都面临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哪些是常识性的东西,亦或哪些是生活经验上特别值得重视的东西。刑法学回归常识主义,要重视两个问题:一方面,刑法本身对社会有什么益处?或者刑法的社会功能究竟是什么?另一方面,刑法学回归常识主义,是否有可能性?亦即使刑法学和生活常识接近,或者尽量回归生活常识、尽量让公众能够去认同是否有可能?如果有可能,则其出发点或者基点是什么?常识主义刑法观对于欧陆刑法学会给予特别关注,强调跨文化的刑法趋同性,肯定了通过刑法保护社会中通行的规范关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33.
违法是对刑法效力的质疑,其构成刑罚适用的逻辑前提。消极违法论认为,如果没有正当化事由,符合犯罪该当性的行为就具备了违法性。规范缝隙的存在,使得上述判断在逻辑上并不周延。根据法益保护原则或者伤害原则,违法性的实质是行为的负价值超过其正价值,因此,其判断需要权衡支持行为的理由和反对行为的理由。如果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的道德理论对某一行为有不同的评价结论,且两者的根据力量相当,行为不得评价为违法,否则,无异于国家用刑法推行某种道德理论。  相似文献   
934.
王晨  宋玉 《法制与社会》2011,(4):154-15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改变了人们物理状态下的社会生活状态。它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美好的变化,同时也给现存的物理世界的法律在互联网纠纷中的适用带来了困难。本文通过对网络空间自治理论的相关问题进行介绍,思考其与国家主权之间的协调,分析网络空间自治理论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3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改变了人们物理状态下的社会生活状态.它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美好的变化,同时也给现存的物理世界的法律在互联网纠纷中的适用带来了困难.本文通过对网络空间自治理论的相关问题进行介绍,思考其与国家主权之间的协调,分析网络空间自治理论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36.
德日犯罪论三阶层体系在其理论多元化的背后存在实定法背景。三阶层犯罪论体系在司法运行中自觉修正了其理论预设中的逻辑错误,呈现出构成要件符合性判断的实质化与违法、责任要件弱化与空洞化的局面,从而使得该体系与我国犯罪构成体系的基本模式呈现趋同的趋势。基于对我国犯罪构成体系司法运行状态的实证考察,我国刑法理论与实践最需要借鉴的是德日刑法的解释论而非体系论。  相似文献   
937.
莱布尼茨的单子论不只是一种纯粹的实体观哲学,他关于个体与整体之间关系的思考,具有一种现实意义。在这个意义上,他的单子论以理论的方式确立了个体人的地位,并立足于个体之于和谐的作用进行了一次富有成效的论证。我们当今所处的是一个需要和谐与发展的时代,确立个体地位,才能调动个体的能动性,达到和谐的发展,因此这种论证对当前我国以以人为本为理念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38.
考场作弊,自古有之.而在我国当今社会,考试舞弊却有愈演愈烈之势,考试舞弊的泛滥不仅严重冲击和危害国家考试秩序和人才选拔制度,更是对社会公信力以及公平、正义理念的破坏和亵渎.考试舞弊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法理应规制.实践中应将帮助舞弊行为纳入到刑法的处罚范围.帮助考试舞弊的行为本质是帮助行为,其对法律的侵害程度超过了考试舞弊的实行行为.虽然我国无规制考试舞弊的违法规范存在,但刑法可通过立法技术设置惩处帮助他人考试舞弊的行为.  相似文献   
939.
集体意向理论是当前哲学社会科学中探讨的最为热烈的话题,对集体行动的说明中运用得最多的概念是集体意向,通过背后的意向,行动才能被说明为理性的行动;通过何种形式的意向,才能判断某项行动是集体行动还是个体行动,行动背后的意向是否是集体意向,需要对集体意向的基本条件作出说明,进而判断该行动是否是集体行动。而集体意向理论中关于集体意向的理解存在着争议,争论围绕的主题是集体意向是否可以还原为个体意向。本文作者试图通过对集体意向的内容做语义上的分析,指出集体意向的特有性质,来回答集体意向是否可以还原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0.
"贤人政治"思想是儒家所提出的治国方略之一,其从儒家的核心点"礼"、"仁"出发,构建了一个逻辑的统治体系,其最终的目的仍然是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贤人政治"思想的提出有其一定的历史原因,在当时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并对历史的前进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