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86篇
  免费   313篇
  国内免费   70篇
各国政治   57篇
工人农民   180篇
世界政治   440篇
外交国际关系   78篇
法律   10824篇
中国共产党   2823篇
中国政治   4581篇
政治理论   1560篇
综合类   4226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350篇
  2022年   337篇
  2021年   440篇
  2020年   470篇
  2019年   290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259篇
  2016年   428篇
  2015年   857篇
  2014年   1886篇
  2013年   1700篇
  2012年   1779篇
  2011年   1986篇
  2010年   1777篇
  2009年   1873篇
  2008年   2105篇
  2007年   1460篇
  2006年   1187篇
  2005年   1095篇
  2004年   1009篇
  2003年   920篇
  2002年   806篇
  2001年   607篇
  2000年   574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检察环境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都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依法依规追究环境破坏责任、实现损害赔偿和生态修复上殊途同归。当前,二者衔接不畅的原因主要在于信息共享机制尚不健全,磋商机制实效性不强,诉讼序位仍有待厘清,证据移送及协同调查规则不明确,生态修复责任需落实落细等。为加强两种诉讼制度的衔接配合,避免不同机制功能重叠和行政司法资源浪费等问题,诉前应建立线索双向移送和信息共享机制,设置磋商前置程序,确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优先顺位;诉中应建立并完善证据移送与协同调查机制;诉后应强化生态环境修复义务的履行与相应的检察监督。  相似文献   
992.
李金秀  潘强 《犯罪研究》2006,(4):41-44,51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取消了免予起诉,确立了酌量不起诉制度。然而,司法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检察机关对该项诉讼制度几乎弃之不用。本文分别探讨了酌量不起诉的理论依据及其诉讼价值,并研究了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几个具体问题,鲜明地提出应当大胆依法适用酌量不起诉制度,以充分发挥其功能的观点。  相似文献   
993.
人格·权利能力·民事主体辨思——我国民法典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付翠英 《法学》2006,(8):71-79
人格是罗马法对自然人身份的确定,权利能力是德国法对团体身份的确定,民事主体没有身份性,其意义在于控制和归属。这三个概念都是一种法律技术工具。我国民法理论及立法应当放弃人格和权利能力概念,由民事主体取代。民事主体是现代私法对人的经济生活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的预定。该预定应当以人性为基础,以激励和约束为其内在核心动力,构造多元化、开放式的民事主体体系。  相似文献   
994.
罗娟 《法人》2006,(10):94-95
股东派生诉讼制变的实施是新公司法对股东权益,尤其是中小股东权益进行保护的重要举措,它必将对国内企业的治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也称股东代表诉讼,是指当公司的正当利益受到大股东、董事或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的侵害,而公司拒绝起诉或怠于起诉时,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而以自己的名义对侵害人提起诉讼,追究其法律责任的一种诉讼制度,它是一种独特的事后救济责任机制。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源于英美衡平法,后来为大陆法系国家所接受,成为两大法系在保护少数股东利益上的一个共同的制度选择。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第152条规定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赋予股东提起派生诉讼的权利。股东派生诉讼的规定,将对提高我国公司治理水平、保护中小股东利益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旨在通过从实体与程序方面解析新《公司法》第152条,以加强股东派生诉讼在  相似文献   
995.
股东请求解散公司纠纷案件的调解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晓镍 《法学》2006,(6):141-144
股东请求解散公司之诉已成为当前民商事审判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调解的角度出发,对此类案件调解的特性、调解的途径以及调解实际操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相关案件的处理提供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6.
新闻侵权是目前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各地的媒体上,有关新闻官司的报道时有出现。什么是新闻侵权呢?比较权威的定义就是指新闻报道主体违反新闻法规和其它法律规范,通过新闻传播媒介,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发表过程中.以故意捏造事实或过失报道等形式。向公众传播内容不当或法律禁止的内容,从而侵害了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的人格权,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  相似文献   
997.
互联网司法是信息化浪潮下互联网与司法融合发展的产物,是"司法互联网化"和"互联网司法化"双重过程的结果.与传统司法相比,互联网司法呈现出诉讼活动在线化、当事人账号化、诉讼规则现代化、法院电子化、审判智能化、网络治理司法化等新特征,并跨越了技术、组织、程序法、实体法等不同领域,需要重构具有自身特点的法理基础.未来,互联网...  相似文献   
998.
职务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主体和单位主体两种。从现行法律规定看,职务犯罪自然人主体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人员和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三类。在司法实践中,对此三类人员的认定存在较大的分歧,尤其是其中对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人员的认定争议最大。  相似文献   
999.
犯罪嫌疑人的主体性表现为平等权、参与权、救济权有机的权利体系。当前我国在建构和保障犯罪嫌疑人在侦查程序中的主体地位方面与西方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应借鉴西方国家的理论、制度和做法对我国犯罪嫌疑人的主体性进行建构:法律上确认犯罪嫌疑人的主体权利,建立司法介入制度,确立侦查谦抑和检察监督侦查的原则和制度。  相似文献   
1000.
在云南和广西交界处的大山深处,活跃着一个由2名法官和2名书记员组成的乡村法庭,为让诉讼中的少数民族同胞少跑一次腿,少误一份工,少花一分钱,法官们穿行于重峦叠嶂的深山老林,止争息诉,化解纠纷,谱写了一曲曲和谐的民族团结之歌。师宗县丹凤人民法庭,辖区除丹凤镇属于城区外,五龙壮族乡、龙庆彝族壮族乡和高良壮族苗族瑶族乡三个少数民族贫困乡散落在滇桂交界处的十万大山中,被形象地称为“十里不同族,五里不同俗”。乡镇如此分散而偏远,使得法庭的法官办起案来常常顾此失彼,往往他们到某个乡村办案,其他地方的群众来到法庭办事就会扑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