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34篇
  免费   318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6篇
工人农民   90篇
世界政治   3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10597篇
中国共产党   545篇
中国政治   2012篇
政治理论   347篇
综合类   2185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272篇
  2020年   277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446篇
  2014年   1030篇
  2013年   1294篇
  2012年   1369篇
  2011年   1514篇
  2010年   1217篇
  2009年   1322篇
  2008年   1365篇
  2007年   876篇
  2006年   772篇
  2005年   637篇
  2004年   599篇
  2003年   576篇
  2002年   572篇
  2001年   382篇
  2000年   318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我国民事诉讼中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指对他人之间争议的诉讼标的不享有独立的实体权利,但案件的处理结果与其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诉讼当事人。为维护自己民事权益,第三人可申请参加诉讼或由法院通知其参加诉讼。法院依据相关实体法规定可裁决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我国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在立法上存在着难以回避的矛盾,建议以诉的理论为基础,以“准独立第三人”和“辅助参加人”概念代替“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概念,重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  相似文献   
992.
刑讯逼供犯罪的法文化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代案狱诉讼中,当事人"辞服"与否是审判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为此,审案者把刑讯当作主要法宝.当今社会,自上而下要求服从的观念并没有完全消除,要求被告人"坦白"的国家刑事政策和要求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的刑事诉讼法条文都使司法人员形成要求犯罪者"认罪服法"的观念,因而重视对口供的获取.因此,变司法人员的统治观念为服务观念,把司法工作对"威信"的追求转变为对"公正"的追求,是防控刑讯逼供犯罪的当务之急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3.
当事人理论是民事诉讼的三大理论基石之一。在当事人制度的诸多问题当中,非正当当事人及其更换理论在诉讼法学理论界是一个颇有争论的问题。本文从介绍非正当当事人及其更换理论入手,分析我国非正当当事人更换理论的现状,并针对这一现状进行分析,重构我国的当事人更换理论。  相似文献   
994.
995.
刑事侦查构造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刑事侦查不应当仅仅是由侦查机构代表国家对犯罪实施的追诉活动,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诉讼”性质。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刑事侦查程序具有自己的特点,但也存在缺陷,应当从侦查权的分配;司法审查机制的运行方式;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地位以及辩护律师参与的范围等几方面来构建起旨在约束追诉机构权力的司法审查机制,从而确保那些处于被追诉地位的公民应拥有的最基本防御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996.
临时禁令在美国专利侵权诉讼中的适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德山 《知识产权》1999,9(5):43-45
“临时禁令”是在民事诉讼中应原告的请求,由法院发出的迫使被告在诉讼终结前临时停止对原告的侵权行为,从而对原告的权益进行合理保护的命令。在美国专利侵权诉讼中,“临时禁令”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如果专利权人过迟地得知其专利权被别人侵犯,他很难收集充分的证据在较短的时间内赢得诉讼。在有些情况下,尽管专利权人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收集到充分的证据并赢得诉讼,侵权人在诉讼期间的继续侵权行为对专利权人造成的在客户和信誉方面的损失是很难由金钱来赔偿的。在这些情况下,专利权人往往可通过向法院申请临时禁令使其权益得到充分的保护…  相似文献   
997.
国际信托准据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牙条约不问是生前信托还是遗嘱信托,也不问信托财产是动产还是不动产,在信托的有效性、信托事务、补充解释等方面都承认设定人指定的准据法。在未指定准据法时适用与该信托有最密切关系法。与此相对,美国国际私法中,传统的做法是遵循先细分单位法律关系,然后依据单一的固定的连接点确定准据法。后来逐步扩大到承认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范围,在当事人未指定准据法的情况下则适用最密切关系法。英国、德国法中的情况也与此类似。本文在比较英美德三国国际私法中信托准据法规定的基础上,探讨我国有关信托及其准据法的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998.
设立群体性矛盾诉讼前置程序能有效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符合依法治国方略。群体性矛盾诉讼前置程序应当是强制的提起诉讼前之必经程序,并有相应的范围、审理机构及审理原则。  相似文献   
999.
民事诉讼再审是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制发现确有错误依照法定程序予以纠正的一项重要审判制度,是错误民享审判行为的重要补救措施.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对于保证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具有显著功能,但也存在着自身亟待完善的问题:有权申请再审的诉讼主体范围应作准确定位;当事人申请再审的诉讼权利义务应当明确;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再审申请的审查、决定是否再审等审判行为应有严谨的规范;确立造成错误民事审判行为当事人过错追究制.  相似文献   
1000.
2013年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增加了关于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的规定。立法者对该制度做了一系列规范性的限制。该规定在防止滥诉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费者公益诉讼功能的发挥,妨碍了消费者利益的有效救济。在此背景下,不妨考虑对消费者公益诉讼进行非规范性的限制,即通过完善传统的私益诉讼等其他救济路径,间接限制公益诉讼的适用。该做法既不影响公益诉讼的适用,又有利于其他维权方式的进一步完善,从而推动消费者维权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