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744篇
世界政治   26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400篇
中国共产党   507篇
中国政治   1044篇
政治理论   163篇
综合类   2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349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512篇
  2010年   372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304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从7月1日开始,包括云南在内,全国多个省市同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多在20%以上。诚如专家所言,这轮工资增长实际上是对中国低收入劳动者收入的一次补偿性增长。按每两年至少要调整一次的原则,这轮工资实际上早该涨的,只不过被金融危机害着了,有点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感觉。当然,各地呈燎原之势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也呼应了此前中央高层多次提出的“让劳动者体面劳动”等要求,  相似文献   
992.
富士康的“十二连跳”引起了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别关注,也导致了一个关于新生代农民工“三高一低”著名论断的产生。  相似文献   
993.
铜:智利的工资提到智利,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独一无二的狭长国土,纵贯南北有4300公里长,相当于从北欧的挪威到非洲的尼日利亚,平均宽度却只有175公里。这块殃长的土地面积却比三个英国还要大。  相似文献   
994.
《党课》2010,(17):99-99
问:某人第一个月拿1000元工资,第二月拿800元,第三月拿600元。请问他的工资是降低了是增长了? 答:降低了。 错!是增长了,这个叫负增长。  相似文献   
995.
汪江 《时代风采》2013,(7):26-27
所谓蓝领工人,普遍的定义是:从事体力和技术劳动的工作者。一般地,蓝领是相对于白领而言,而所谓的白领,通指那些受过高等教育,在办公桌前从事工作的人群。就工作环境来说,蓝领族所面对的职业伤害和风险相比较白领而言,要高出许多。当工资单上蓝领每月有14000元,最低的也有5000多元,是白领的数倍时,你又会怎么看呢?  相似文献   
996.
有这样8个女人,她们无一例外在外企或知名国企工作,拥有高学历、高工资,但均没有找到爱的归宿,由于担心成为时下所谓的“三高剩女”.她们急急忙忙在网上寻找意中人,结果.她们被一个叫范志虎的男人用伪装的“善良”偷走了春心。一道被偷走的,还有她们辛苦打拼挣来的积蓄。  相似文献   
997.
龙平生 《工友》2008,(3):47-47
看罢贵刊上所撰文章《涨工资咋这么难》,心生感慨。有一则短信,看后先是笑一笑,继而就不得不叹息——"工资真的要涨了,心里更加爱党了,能给孩子奖赏了,见到老婆敢嚷了,敢尝海鲜鹅掌了,闲时能逛商场了,结果物价又涨了,一切都白想了!"虽说是调侃,可也生动地反映了物价牵动着所有人的最敏感的神经。  相似文献   
998.
陆南泉 《各界》2010,(5):29-30
苏联的特权阶层早在斯大林时期就已形成。这里讲的特权并不是指对某些有特殊贡献的人或一部分领导人给予较高的工资或待遇,而是指利用权力享受种种特权。苏联的特权表现在:名目繁多的津贴,免费疗养和特别医疗服务,宽敞的住宅和豪华的别墅,  相似文献   
999.
《南风窗》2008,(7):66-68
苏海南先生长期致力于国民收入分配和劳动力市场薪酬研究。过去多年,由他分别主笔或主持起草了《全民所有制企业工资总额管理暂行规定》、《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企业最低工资规定》、《关于加强劳动合同管理  相似文献   
1000.
张虹 《求知》2000,(5):11-12
一、社区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社区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我们知道,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是功能齐全的社会细胞。城市居民一旦进入单位便获得了一种几乎终身不变的身份,在单位享受工资、福利、医疗、住房、养老保险、幼儿入托等等,几乎囊括了全部内容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