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5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3篇
法律   920篇
中国共产党   199篇
中国政治   404篇
政治理论   75篇
综合类   26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正问:我是一家建筑施工企业的老板,想问一下如何确保工程分包合法?刘渝律师答:根据《建筑法》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合同法》第二百七十二条,《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第九条、第十条之规定,  相似文献   
912.
福利国家经过二战后30多年的快速发展,在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后陷入困境,此后进入了漫长的调整改革时期。传统福利国家根据各自实际进行了全面的福利制度改革。福利国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形成了很多遗留问题。对福利国家改革及其成效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13.
正交管部门对闯红灯者应当依法进行惩处,但是"接力站岗"等超越法律法规的"创新做法"不可取!应该取消。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二条规定,"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由此可见,行人过公路闯红灯的行为,应该属于道路交通法调整的范围。某地政府越权制定"接力站岗"等处罚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办法,是违法行为。行人过公路闯红灯"接力站岗"的处罚办法于法无据。道路交通安  相似文献   
914.
评价"互联网专条"的好坏是一回事,如何理解与适用又是另一回事,而本文的重点在后者。正如文章多次强调,互联网专条作为一个原则性的条款、概括性的规定,在概念用语、程序配套、制度衔接等上面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它不失为我国对网络侵权立法的一个进步。它的规制效应不容置疑,它的引导作用不容小看,当然,它未来的完善空间同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15.
分析中国法官的遴选与退出机制,可以发现,中国法官群体是低同质化的,因而其对于不同激励因素的态度也存在较高程度的分化,与同质化的西方法官群体相比具有相当大的差异。因此,中国法官的外部环境约束既不同于英美法系法官,也不同于大陆法系法官,而主要体现在科层制的行政化管理体制、严格的法条主义和能动的服务于本系统的利益三大方面。未来的司法改革需要注意法官的外部环境约束才能更好地发挥效果。  相似文献   
916.
也论法条竞合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条竞合犯包括且仅包括包容竞合犯和交叉竞合犯两种。法条竞合的实质是构成要件的竞合 ,异罪的纯粹量刑情节竞合不是法条竞合 ,同种犯罪不同要素结构的犯罪构成之间、特别刑法与普通刑法之间不存在法条竞合关系 ;仅仅因为具体犯罪事实而使数个法条对行为均具符合性 ,也不是法条竞合。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复杂法优于简单法是法条竞合的法条适用原则。  相似文献   
917.
918.
高旭军 《法学》2012,(3):95-100
《2004/24/欧盟指令》是欧洲议会和理事会通过的规范传统植物药入市条件的一项强制性规定。由于它规定了较高的入市门槛,我国中成药基本上被挡在了欧盟市场之外。该指令违反了GATT1994有关国民待遇原则、"一般例外"等规定。为应对这一新型技术贸易壁垒,我们有必要建立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跟踪和研究机制。  相似文献   
919.
从"永久性居民"和"居留权"概念在香港的出现与发展,到《基本法》第24条在内容上的明确规定,再到香港回归之后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宪法案件,居留权主体(香港永久性居民)问题一直争议不断,其间挑起了香港司法独立与人大释法是否冲突、普通法方法的适用程度等诸多问题。从实践角度来看,对此也采取了人大释法等诸多方法予以应对,但最终都未能在根本上平息由《基本法》第24条所引发的争议,而且由此造成的社会后果也日趋严重、复杂。其实从居留权主体的本质属性来看,问题背后的关键在于对居留权主体的规定发生了法理上的错位,即不应该由《基本法》来明确规定居留权主体的具体内容,毋宁应该在一般法律层面来具体展开,由此才符合居留权保护的规范属性,进而才可能在根本上解决目前存在的诸多争议及难题。从法理上来说,应该对《基本法》第24条的内容进行相应的修改,只保留居留权主体在宪法层面的一般抽象性规定,而将其具体内容部分还原至一般法律规定之中,这样才符合居留权保护的法理定位,而且也符合"一国两制"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920.
竞合分为法条竞合和想象竞合。由于立法技术等原因,在刑法中存在不少法条竞合。竞合时准确地适用法条,可以做到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并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