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31篇
中国政治   62篇
政治理论   35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在今 《人民公安》2007,(10):52-55
为了调走两个联络参谋,交际处特意邀请两人去郊外的杜甫川游玩。联络参谋一出门,我方边保侦察人员立即进屋,杨黄霖利索地打开铜锁,从箱子里找出密码本。  相似文献   
2.
杜甫与秦州     
文章从历史、自然地理等方面对杜诗与秦州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刘霄 《廉政瞭望》2014,(23):58-59
“你从来都没有来过这么黑的地方吧,感觉怎么样?”11月19日,广阔的黑暗里。小东的声音格外清晰.指引着3名体验者。缓慢地走过“杜甫草堂”、“宽窄巷子”、“菜市场”、“超市”等设置场景。黑暗里,你会如此信任一个盲人,并需要他。而且,不管是官员老板,还是普通职员。在黑暗中都回到了同一种状态。导赏员小东说:“黑暗让人们重回了平等。”  相似文献   
4.
正杜甫有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意思是说,文章影响久远、关系重大,而写得好与不好作者是心知肚明的。文章写得好与不好,既取决于文章的思想内容,也与其文风有莫大的关系。"文章"的"章"字从"音"从"十",从音乐会意而来的"文章"一词原本就有文风方面的规定性。只有读来如音乐般清新悦耳、优美动听的文字,方配得上"文章"二字。  相似文献   
5.
才华横溢的杜甫其实是执着地向前人学习的诗人,文章从相同的儒家崇高型人格、悲秋意境、比兴象征手法、体制格式的借鉴四个方面,论述了杜甫《同谷七歌》对《楚辞》的吸纳与接收。  相似文献   
6.
《各界》2010,(7):F0003-F0003
杜甫(712-770)宇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纪念地有杜甫草堂、杜甫墓、杜公祠、杜甫公园、杜陵桥、杜陵书院等。  相似文献   
7.
书简情深     
随着现代通讯设备的日益发达,电话、手机、伊妹儿、QQ、网络等电子工具的普遍使用,人们似乎越来越疏远延续千年的书信传递之传统交流方式,这可真应了当年杜甫老先生的慨叹:“家书抵万金。”其实,书信所特有的那种恒久性的亲切感,远非网聊、短信之类所可比拟。  相似文献   
8.
杜甫在大历元年初夏移居夔州府治白帝城,大历三年初春离夔赴荆.杜甫离开夔州,除了孤独、思乡等感情因素,还有三条重要的客观原因:一是夔州混乱的人居环境与他避离祸患的初衷相悖离;二是夔州崇商轻儒的文化环境与他儒业致身的理念相冲突;三是夔州奇异的民俗环境超越了他力所能及的适应范围.杜甫既不愿改变自己,也无力改变环境,最终惟离开夔州另寻栖身之所.  相似文献   
9.
杜甫诗歌创作在思想、内容、情怀、美感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化,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体验、咂摸,进而痛定思痛,苦心锤炼诗艺与人生。从受虐到自虐,杜甫始终恪守儒家教义,面对历史动荡带来的生活流离和精神摧残,独以一己之躯承受着理想世界的多重重压,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砥柱中流。  相似文献   
10.
鲁先圣 《传承》2009,(11):48-49
济南因泉而闻名,仅有名的泉就有几十个,号称72泉。济南也因而被誉为泉城。这72泉有的在公园里,有的在机关大院里,有的就在市民的家里,所以济南自古就有"家家泉水,户户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