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68篇
中国政治   90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夏忠  李根萍 《学习导报》2014,(24):52-55
我们在您曾经的征途寻觅/再一次与您的精神相遇在这个花香四溢的季节/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们品味85年前的点点滴滴/在您热血奔腾的诗行里感受您诗意的人生/感受您的思想和信仰/感受您澎湃的激情翻山越岭,我们来到闽西古田——这个让无数人景仰和寻根的地方。这里层峦叠嶂,树木葱郁,空气清新。静卧在社下山下的廖氏宗祠,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疏朗悦目。  相似文献   
22.
中国诗画理论历来存在着诗评与画评标准的不一致性,但中国诗画理论又在美学精神上达到了对诗画共同艺术本质揭示的高度.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命题就是对中国诗画艺术创作经验和理论的一次高度总结和归纳.在苏轼的这个命题中,前者揭示了中国传统诗歌追求"画境"的形下取向,而后者则揭示了中国传统绘画追求"诗意"的形上取向.中国诗画理论特别是苏轼诗画命题与中国哲学道器观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中国哲学道器观为中国诗画理论提供了哲学背景和言说语境.  相似文献   
23.
汪曾祺的小说在当代的中国文坛有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其小说创作的价值在于他始终坚持以诗性的、审美的方式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是对传统小说模式的反叛,将小说艺术从僵化的、教条的说教文学、政治文学中解放出来,使小说艺术获得新生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4.
诗意的生活     
诗几乎可以表述人类生活的所有情感。人类离不开诗,也从来没有离开过诗。汶川地震时,人们最深刻的情感是用诗歌表达出来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哼唱的流行歌曲也都是诗。诗歌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流泪。  相似文献   
25.
燕山 《检察风云》2007,(18):76-77
我国的花板雕刻有两大流派:一、徽雕.二、东阳木雕.雕工艺术分为宫廷雕、民间雕两种.雕塑题材:很多采用了传统的人物、故事、神话、传说、吉祥图案等,不仅使作品更加优美动人、富有诗意,而且还体现了儒家思想. 因为,儒家文化是文化中国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26.
意境与境界,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对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的界定与分析,尚存在诸多争议.文章认为,意境说的理论源头是"诗言志说"与"比兴说",作为美学范畴,意境或境界即诗歌艺术形象;作为哲学范畴,境界则指人生境界,其最高形态是一种诗意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27.
不是每一种民族的歌声,都能成为一种人类的文化: 不是每一种民族的服饰,都是穿在身上的史诗; 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有包容万象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 这里有体现了“和”的哲学的侗族大歌,这里有用美丽回答苦难的坚强的苗族,这里有诗意地栖居的历史风景,这里有古代中国的精神缩影。这里的30多个民族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28.
王建堂 《学习月刊》2009,(13):53-54
陶渊明原创了田园诗.也原创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王维、李白、苏轼、马致远,都曾诗意地栖居在这里。陶渊明生存方式的选择.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选择。  相似文献   
29.
孙君飞 《党政论坛》2009,(22):56-56
诗人说:“许多年里/我一直正面迎着风雪。”风雪交加的人生,我们总是容易被碰到疼处。为贵贱疼,为贫富疼,为名利疼。为荣辱疼,为成败疼,为得失疼,为寂寞疼,为孤苦疼。于是,生命“痛失”诗意。  相似文献   
30.
“正是江南好风景.花落时节又逢君”。在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在一座充满着诗意的城市.义遇到了吴江水律师。我们的谈话从他的论著《完美的合同》、《完美的防范》展开,没有诗意,却颇有儿分哲学的味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