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0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26篇
工人农民   38篇
世界政治   56篇
外交国际关系   86篇
法律   162篇
中国共产党   456篇
中国政治   713篇
政治理论   89篇
综合类   17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戎琦 《传承》2012,(21):64-64
从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至今,在这个以西方作家为主的得奖者行列中,除了刚刚获奖的中国作家莫言,还有几位亚洲其他国家作家的身影,他们是印度诗人泰戈尔、以色列作家阿格农、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泰戈尔:世界的东方诗哲19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首次颁给了亚洲作家,印度诗人泰戈尔(1861-1941)。这位出生于加尔各答、少年游学英伦的翩翩才子精通文学、哲学、音乐,作品遍及诗歌、小说、戏剧、歌剧,尤以诗歌称名。早期抒情诗集《暮歌》(1882)、《晨歌》  相似文献   
152.
张丽丽 《求索》2013,(4):138-140
满清以关外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引起了满、汉之间民族、政治、文化等各方面认同的冲突碰撞,其中文化认同是各种认同的核心问题。满洲贵族向慕汉族文化,尤其是康熙帝亲政后,积极学习儒家道义和汉族传统文化,"博学鸿儒科"即传达了康熙帝的诚意和热情。最终,满、汉文化之间求同而存异,形成了汉族传统文化为主,兼容满洲少数民族文化,进而整合出大概念上的"中国文化"、"华夏文化"、从而实现了满、汉文化认同的和谐。"博学鸿儒科"促进汉族士人对满清政治的认同意义非凡,同时也促进了清初诗歌创作的发展流变。  相似文献   
153.
王斌 《求索》2013,(8):125-127
久负盛名的唐代大诗人杜牧,在明代诗歌接受史上其关注度和好评度竟然下降到二三流诗人的水平.甚至受到部分诗论家的激烈批评。这一现象源于明人的诗学观念,一方面。由于文学流变观念的强化,杜牧被认定为一个“变之极”的晚唐衰世代表性诗人:另一方面.因与宋诗有密切的渊源关系.杜牧被极端宗唐抑宋的明人看作开宋诗“不良风气”的罪魁。杜牧诗的这一遭际展示了一种普泛化、极端化的诗学观念如何深刻地影响到明人对具体诗人和作品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4.
155.
春天的手     
看见或看不见 春天的手 正悄悄伸过来 抚摸你的发丝你的脸 和你脚下那一片葱绿的麦田  相似文献   
156.
哲理漫画     
张旭 《时事报告》2014,(2):59-59
此路禁止鸣喇叭,严格执法靠警察。 无奈呆板又僵化,长得相似也挨罚?  相似文献   
157.
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创始人,也是代表人物。其诗歌创作成绩突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黄庭坚博学多才,自幼广读诗书,另一个重要方面则是受到当代禅宗的影响。黄庭坚"喜与禅僧语",后人甚至评论他"惟本领为禅学"。这都说明黄庭坚的成就,尤其是诗歌方面深受禅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8.
祝福     
迎春花开放 在火红的太阳底下 你听,那是百鸟的啁鸣 它们惊喜地叩响了 春天的第一道门扉  相似文献   
159.
偏爱蓝色     
李凯辉 《小康》2008,(10):84-84
对许多人来说,诗歌无关紧要。他们很少求助于莎士比亚、华兹华斯、弗罗斯特,照样可以做从前做的事。当诗歌遭遇比如音乐影碟、卫星电视这样更吸引人的竞争者时,当欣赏诗歌需要更多的注意力、相当程度的分析能力以及对诗歌传统的知识等要求时,人们不由得担心诗歌在二十一世纪是否还能存活。  相似文献   
160.
诗作二首     
改革开放三十多丰,我国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世界瞩目,国人欣慰。2010丰春节回老家茌平,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