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57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56篇
各国政治   226篇
工人农民   624篇
世界政治   108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70篇
法律   2703篇
中国共产党   7931篇
中国政治   9768篇
政治理论   3436篇
综合类   4788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394篇
  2022年   361篇
  2021年   329篇
  2020年   360篇
  2019年   269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265篇
  2016年   401篇
  2015年   798篇
  2014年   2450篇
  2013年   2079篇
  2012年   2242篇
  2011年   2538篇
  2010年   2680篇
  2009年   2766篇
  2008年   2934篇
  2007年   1920篇
  2006年   1750篇
  2005年   1486篇
  2004年   1478篇
  2003年   1185篇
  2002年   740篇
  2001年   557篇
  2000年   516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中国现代性法学话语的时间坐标,应当着眼于“后礼法”这样一个关节点。在“后礼法”时代,既要认真对待“礼法”时代之“礼”在“后礼法”时代的历史遗留物,更要积极应对“后礼法”时代本身对于中国法学提出的挑战。中国现代性法学话语的空间坐标,应当从“中国与西方”这种传统的法学空间图式,转换到“中国与世界”这一新的法学图式中来。在传统的“中国与西方”图式中,现代性的中国法学话语主要是由西方法学来定义的,在“中国与世界”图式中,现代性的中国法学话语主要是由世界法学来定义的。通过建构中国现代性法学话语的时空坐标,有助于中国法学树立起自我意识与自主观念,承担起为世界法学做出“中国贡献”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2.
俄历史上国家政治体制的特点是中央集权制。苏联解体后,俄政治体制开始由极权主义向权威主义转变。普京执政后,特别致力于加强国家权威主义,同时,在权威主义政治基础上重视发展民主政治。普京政权新近提出的“主权民主”观是其政治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3.
行政公开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依法行政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是行政管理科学化、制度化、高效化的前提.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根据当今世界的通行作法和行政法研究成果,行政公开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一、行政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公开。如法国行政法规定,条例的执行力只有在公开以后才能够发生。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规定“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任何人服从应公布在《联邦登记》上的任何文件.也不应使其受此种文件的不利影响,除非他在实际上己及时得到了此文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4.
赵义 《南风窗》2010,(6):34-36
没有基层民主治理,就没有成都城乡统筹改革的成功。成都的改革者提出,不要代民作主,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这不仅是实践说明的道理,也与改革者的抱负有关系。  相似文献   
115.
曹业慧 《中国监察》2010,(24):40-40
抓好《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廉政准则》)的贯彻落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应在四个方面着力: 着力在宣传教育方面下功夫。一方面,要针对《廉政准则》规范的客体进行广泛深入的教育。把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宣教工作的重点,把《廉政准则》列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内容,纳入各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纳入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计划。  相似文献   
116.
郑云斌 《党史博采》2007,4(5):13-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为我们确定的一个奋斗目标.民主法治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方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浅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7.
陪审制度的考察及思考-论参审制在中国的命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陪审制度是具体的历史条件、诉讼文化下的产物 ,陪审团的移植不适合我国国情。参审制 (陪审制 )的价值基础受到质疑 :其司法民主只具有象征意义 ;其司法公正难以保证 ;其司法监督得不偿失。现阶段司法欠缺公正的根本原因在于行政化的法院体制和极不科学的法官遴选制度。防止司法不公也不一定要通过陪审制度 ,以毒攻毒显然不是明智之举。本文拟通过借鉴与参考各国 (地区 )的立法体例 ,结合我国陪审制度的实施情况 ,对该制度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8.
为了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发挥党代表在党代会闭会期间的作用,2006年.我们结合乡镇党委换届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行乡镇党代会常任制,并出台了《中共浏阳市委关于实施乡镇党代会常任制的意见》。一年来,我们从如何拓展党内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新途径入手,积极探索闭会期间发挥党代表的作用.有力促进了我市农村基层三个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9.
张双山 《公民导刊》2007,(12):32-33
在基层乡镇长选举中。当代表意愿和组织意图同时被推上前台时,中国基层民主选举方式就悄然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0.
何勇 《中国监察》2010,(24):4-7
开展“难点村”治理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客观需要。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习近平、周永康、李源潮等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加强组织协调和工作指导,各成员单位认真履行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