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29篇
中国共产党   94篇
中国政治   100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2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王绶绾 《学习导报》2008,(11):43-43
新学期开始,又有一大批学生踏进了大学殿堂。每年这个时候我都在想,说不定这批人中。将来就有人能做出诺贝尔奖级别的科技成就呢。  相似文献   
182.
詹奕嘉 《中国减灾》2007,(11):42-43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12日17时,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给予戈尔极高的评价:"戈尔一直是全球首要的环保政治家之一。他很早就清醒地认识到世界正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3.
世界上的彩票,何年问世,源于何方,无从可考。至少是众说纷纭,无一定论。诺贝尔奖得主乔治·刘易斯·博奇在他所著《巴比伦的彩票》一文中曾对彩票作过论述:  相似文献   
184.
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发表宣言:“人类如果要在二十一世纪过上和平、安宁、幸福的生活,就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时代,去向这位东方智者寻找智慧。他的适度中庸平和的思想是人类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他们发现、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的中庸平和思想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5.
王冲 《青年探索》2003,(1):55-56
日本科学家今年一举夺得物理和化学两项诺贝尔奖。至此,日本得诺贝尔的总数已经达到了12个,仅2000年至今就有4人获奖;照此推算,日本“50年得30个诺贝尔奖”的计划真的可能变为现实。 到底是什么造就了日本人今天的成就? 小柴昌  相似文献   
186.
从挫败中学习,就是要挑战权威、塑造人格。权威值得我们尊重,但尊重不是迷信和盲从。 201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来我校(清华大学,本文作者系清华大学校长)演讲,最后,在谈到自己不断取得新成果的体会时,他说:“科学就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之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7.
《人民公安》2012,(20):6-7
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  相似文献   
188.
陈诚 《当代党员》2021,(6):20-22
2020年,重庆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人才成绩单。11月22日,2020重庆英才大会在嘉陵江畔的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圆满落下帷幕,结出累累硕果——集聚海内外的院士专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知名高校校长、知名企业家以及行业领军人物等嘉宾,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参会,共商重庆人才发展大计;吸引4万余名高端人才。  相似文献   
189.
《当代贵州》2011,(28):66-66
9月29日,授予搞笑科学研究成果的“搞笑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城的哈佛大学举行。来自日本研究小组发明的芥末报警器,荣获化学奖,这是日本连续第5年获得“搞笑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190.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2004年8月15日,中国公安部部长周永康、外交部部长李肇星联合签署第74号令,正式发布施行《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这标志着中国“绿卡”制度正式实施。而近日又一条颇为醒目的消息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裔学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申请换发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恰如甘霖,中国绿卡的发放无疑会给外籍人才带来多方面的实惠,但这对于中国“人才强国战略”有什么积极意义,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中国的人才政策是否还应进一步放宽呢?这一切还需要我们保持足够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