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33篇
中国共产党   48篇
中国政治   60篇
政治理论   23篇
综合类   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张建君 《探索》2006,(4):183-186
结合刘国光教授经济学新论所涉及的问题,发表几点自己的意见,即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特征和政治行为框架特点;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关系,不能把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当作“好的市场经济理论”来宣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要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生、发展和改革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反思经济学发展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现状的破题之处在于彻底否定整个新自由主义谱系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主张。  相似文献   
102.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全党全社会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实现这样的奋斗目标,决定着党和国家的事业能否顺利达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蕴含着我们党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它既为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提供了动力源泉,又为推动党的建设提供了丰厚滋养,还为不断增强自信自立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精神指引。  相似文献   
103.
104.
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协调、齐头并进。“精神富有”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指向,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可汲取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伟力。从过往、当代和未来三个层面,探讨以精神文明建设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5.
赵艾东 《人民论坛》2022,(8):100-102
“老西藏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和平解放西藏和长期建设西藏的伟大社会实践中,由进藏人民解放军和一代又一代广大援藏人员在与西藏各族人民并肩战斗中铸就的。它孕育在模范实践党的民族理论、方针和政策的“十八军精神”中,在“长期建藏”的核心思想上不断发展。“老西藏精神”是光荣的革命传统,是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重要内容。传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谱系是马克思主义逻辑谱系在中国的具体化与现实化。研究其特征应遵循社会实践、相互联系、理论抽象等三个基本视角,在社会运行、相互对比、内在变革中探索其呈现机制。基于其视角与呈现机制,可以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谱系的特征概括为同质性、传导性、开放性、认同性和代际性等五个特征。  相似文献   
107.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它包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自信有其生成逻辑,从近代以来,以国人普遍的文化自卑为起点,经过理性的文化反思,实现了文化自觉的发展,从而在高度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当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文化自信的构建至关重要,应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基本原则,推进新时代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8.
人身危险性是刑法研究和实践中经常使用的概念。作为犯罪学创立后诞生的概念,国内学者对其论述较少,且多是从刑法规范角度入手。结合哲学等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的进展来分析法学领域中人身危险性研究的方法和路径,可以得出人身危险性研究的路线始终是围绕先天危险性和后天危险性展开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9.
自人类社会开启自由追求的新篇章时起,个体就在不断围绕社会情境变迁而从事操劳活动,并发展出“原初自由”“社会人自由”以及“可理解的自由”三种类型化情境形态理念.以具体现实为关怀取向的社会学,自然也无法避开学术认知与自由情境之间的建构纠缠关系.如何理解个体所置身的社会生活情境抑或个体所珍视的情境自由理念,成为社会学家面向具...  相似文献   
110.
在"世界历史"的宏大场景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伟大而全新的创造性社会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长伴随着批判与还原,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探求并生成着一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新的政治生态和文明样式,积极倡导"和谐世界"新范式以实现人类共同利益与价值诉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个性特征"日趋显现和成熟,而"成长的烦恼"也相伴而生,唯有继续创新发展谱系,丰富话语,实现超越,才能规避各种风险,迈向更高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