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004年桂林市象山区人民检察院荣获全国先进检察院,2005年只获评桂林市先进基层检察院称号,2006年象山区检察院在桂林市检察系统综合评定中,该院未能进入先进行列,象山检察院似乎走进了滑铁卢。2006年下半年,李劲松到象山区检察院任检察长,针对该院情绪波动,队伍不稳的局面,深入科室,与每个干警谈心,了解各方面情况。2007年初,李劲松检察长亲自带领新班子,制定了三年工作计划,决定从思想上摘下2004年全国先进检察院的帽子,从零开始,扎实抓好队伍建设、制度建设,2007年底,该院在桂林市检察系统综合考评中位居第一,并荣获桂林市四化建设先进检察院。  相似文献   
12.
象山开渔节溯源 传统农耕文明时代,中原文明里的节庆多在农闲时节,它是人们对自然的一次感恩活动,也是一次群体欢娱行为,节日在某种程度上,是找一个理由或话题,来一次集体欢聚,使生活达到一个高潮,获得一次愉悦兴奋的体验,甚至是一次集体渲泄与狂欢。  相似文献   
13.
牟宗艳 《理论学刊》2002,(4):115-117
象山是南宋时期心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以“心即理”、“尊德性”的思想与朱熹理学分庭抗礼 ,自成一派。“义利之辨”作为陆象山心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涵融了陆氏心学的精华 ,集中显示了心学与理学的不同学术特色。尤其是在如何理解“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的问题上 ,陆象山关于辨别君子小人之志的论述可谓极富新意 ,别开生面。本文就陆象山在“义”与“利”的关系、“义利之辨”与君子小人之“志”、“义利之辨”与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思想展开论述 ,以求对心学一派的价值观深蕴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夯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层基础,象山县着力在"善行象山"的深化、转化、内化和强化上下功夫,在象山逐渐形成了崇善、扬善、乐善、行善的社会风尚。传播善念促深化建立"大宣传"格局,大力弘扬"真善美"社会主流价值。一是做好善的理论教育。通过各级党委、党工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等活动,提炼  相似文献   
15.
王星 《学理论》2013,(23):46-47
象山心学源于孟子,其将理安置于心中,赋予了心与理绝对的普遍性和超越性,使宇宙万物及其存在之理,就植根于此心之中,让此心成为一种先验的道德本体,建立起其独特的心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 《今日浙江》2012,(22):2-3
滨海、滨湾、滨河…… 一湾蓝色海水,一座低碳新城。 2012年10月,由中铁建、世茂、铁工等高端企业投资的宁波象山大目湾城市综合体项目纷纷开工,一批海岛游艇、主题乐园、养生社区等海洋新兴旅游项目也相继签约落地。  相似文献   
17.
《观察与思考》2009,(11):62-63
钮利刚简介: 一九七五年生于浙江象山。一九九六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现居杭州,职业书法家。 [独白]回想最初学书法到今天,一直是以平静的心情沉迷其中,起初以为是天性使然,但到了现在,我发现其实是传统书法蕴含的巨大魅力,才使我能潜心其中,不能自已。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浙江象山新桥镇推出"微"系列——开通微镜头、发送微信息、刊发微课本、创办微课堂、搭建微舞台,用微小的视角、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做好宣传工作。1.把好"微镜头",聚焦基层察民意。开通官方微博"新桥微镜头",由组织干事担任专管员,根据基层党员干部需求,量身  相似文献   
19.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与发展深刻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治理体制与治理结构,新中国成立迄今我国农村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经历了"一体同构"、"有限分离"到"有机互动"的嬗变历程。转型期,我国农村国家与社会关系呈现出复杂的博弈、互构多种形态,要求我们立足于当前社会发展现实对国家-社会关系发展做出新的解释。梳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发展脉络和逻辑演变路径,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考察放置在具体的"过程-事件"场域中,引入象山县的"村民说事"乡村治理创新机制,分析我国地方治理中"国家-社会"框架下良性互动相互增权模式,是未来我国农村国家与社会互动的方式形态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