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61篇
工人农民   35篇
世界政治   102篇
外交国际关系   72篇
法律   593篇
中国共产党   1149篇
中国政治   2083篇
政治理论   337篇
综合类   44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392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452篇
  2011年   493篇
  2010年   411篇
  2009年   391篇
  2008年   418篇
  2007年   367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从债务规模、偿债能力和财政压力三个方面,通过均值法和比较分析方法,对我国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政府债务进行区域间和区域内比较,结果显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区域分布具有很大差异性。主要体现为东部地区负债率低、财政压力小,中部地区偿债能力强,西部地区债务规模增速快,东北地区偿债能力堪忧等区域特征。影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空间分布特征的经济因素主要是区域经济体量、经济增速和财政赤字率。地方政府债务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使用的绩效管理,实行区域差异化的债务风险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2.
<正> 在社会主义社会,财政财政法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在本质上具有新的意义。马克思强调指出:"人们按照自己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因此,必须从理论上和方法学上研究财政财政法对发展生产、生产集约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改进工作质量所起作用的复杂过程。在解决这些迫切的任务时,苏维埃社会主义法及其各部门法,其中包括财政法,都起着  相似文献   
73.
研究与开发产出知识品与科技财政的职能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卫 《探索》2004,94(1):82-85
研究与开发(R&D)所提供的是具有非竞争性和部分排他性的知识品.由经济学中的公共产品理论所提供的分析框架,R&D知识品可分为专有技术、共性技术和基础研究带来的科技知识三类.不同的R&D知识品,科技财政对其生产干预的强度、范围和方式上就会有所区别.本文时这些区别进行了梳理,并根据这些区别讨论了我国科技财政的职能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74.
财政困难引发的财政风险是当前制约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原因之一,本文在对我国财政风险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了我国财政风险存在原因,并针对这些引发财政风险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5.
民主的经济理论--公共选择视野下的政治经济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民主政治与政府经济政策的关系,探讨了赤字下的民主、公民的财政幻觉、政治经济据环、代议制民主的缺陷等问题。  相似文献   
76.
《时事资料手册》2003,(1):119-120
  相似文献   
77.
78.
张爱龙 《前进》2003,(7):45-46
994年我国实施的税制改革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是试图在既定的政府职能以及各级政府职能划分的前提下,基本上以税种来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权和收入。在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之间的收入划分确定以后,省级政府又与省级以下的地方政府实施了划分收入的“分税制”财政体制。由于政府的事权以及各级政府的事权的划分未能予以规范,由于“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发动者是上级政府,下级政府没有多大的发言权,结果是:(1)在与下级地方政府划分财权和收入时,上级政府是以既按税种又按企业隶属关系这种不规范的方式进行的。这样,往往是上级政…  相似文献   
79.
80.
在结构性改革中优化公共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一个公共服务的基本分析框架 ,其包括四个层次 :公共服务的范围、公共服务的提供、公共服务的运行机制与公共服务制度激励。我国当前重点强调在我国结构改革过程中保证公共服务的效率和公平。在结构调整中保证低收入人群最基本的公共服务的可获得性 ,保证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水平 ,是维护社会基本正义、凝聚力和稳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