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42篇
中国政治   50篇
政治理论   32篇
综合类   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马克思在其思想发展进程中,不仅信仰过黑格尔哲学,也信仰过费尔巴哈哲学。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清算(同时也是自我清算),才创立了他的新唯物主义。实事求是地肯定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费尔巴哈派"阶段,理解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批判的真实内容,对于正确对待马克思、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2.
马克思在《费尔巴哈》中明确指出,实践是《费尔巴哈》中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基础,而且历史考察了《费尔巴哈》中人与社会的三种历史关系,揭示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贯穿《费尔巴哈》始终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73.
日本学者广松涉和山之内靖对马克思早期“社会”范畴的思想来源持有不同见解。无论是广松涉所指认的黑格尔“伦理共同体”路径,还是山之内靖所指认的费尔巴哈“经验论社会认识”路径都不是马克思早期“社会”范畴形成的唯一路径。总体来看,马克思早期“社会”范畴在形成的不同阶段存在倾向性差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路径的双重继承与超越,作为历史主体的活动场域,抑或作为由历史实践创生的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其现实性和历史性奠定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