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43篇
中国政治   50篇
政治理论   32篇
综合类   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刘志洪 《唯实》2010,(5):41-45
费尔巴哈哲学和唯物主义的本质不是自然唯物主义,而是感性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哲学的一个主要思想是结合理性、思维和感性、直观;费尔巴哈对重要概念的理解是感性唯物主义的理解。对费尔巴哈哲学和唯物主义本质的自然唯物主义理解的主要论证不能成立,费尔巴哈本人就驳斥了对其哲学和唯物主义的自然唯物主义理解。  相似文献   
82.
詹鹏 《传承》2010,(36):34-35
费尔巴哈没有抛弃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马克思也没有指责过费尔巴哈哲学中缺少辩证法思想,反而提出了"费尔巴哈辩证法"的概念。费尔巴哈哲学的根本缺陷是"直观性",而不是"形而上学性"。费尔巴哈哲学中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83.
严柏炎 《学理论》2010,(12):45-46
列宁曾经说过,恩格斯晚年所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为《终结》)一书,同《共产党宣言》一样,都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1]442。这部著作不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四大文明建设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4.
青年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是自我意识哲学,黑格尔的“否定性辩证法”是其哲学发展的直接推动原则,而费尔巴哈的客体性原则是其哲学的立足点,青年马克思哲学制高点是实践的唯物主义。主客体的统一是青年马克思自我超越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今后哲学发展的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85.
马克思哲学与费尔巴哈人本学关系的两种理解无法彰显马克思哲学革命究竟发生在何处.费尔巴哈人本学将上帝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的异化,确立了自然和人的感性存在的本体论地位,恰恰是在这里,费尔巴哈人本学对马克思的启示是极为关键和深刻的.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在于人的存在的现象学的开启.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超越在于从感性活动出发理解人,得以真正进入人的历史,从而实现了对以往哲学的意识形态性的彻底批判和由解释世界到改造世界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86.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献。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中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和意义。马克思在《提纲》中首次引入了实践概念,对费尔巴哈人本学基础上的世界观和宗教观进行了批判和超越,同时制定了“新唯物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世界观的要点。  相似文献   
87.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的标题中所用的"终结"一词,其对应德文原意有丰富的内涵,既是结束过去,又要开出新路,其文章的目的和内容也在于此。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由于自身的局限性,都无法担负这样的历史使命;他们认为要终结旧哲学,就必须深入到旧哲学的内部,特别应从康德到费尔巴哈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中,认清他们的贡献和局限;要开辟新哲学,就必须立足现实,回应时代的呼唤,从理论到现实、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一场全新的哲学革命。  相似文献   
88.
在《费尔巴哈论》一书中,恩格斯系统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对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批判,并详细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及其所实现的变革。在此书中,恩格斯运用了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科学方法,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世界观,从而成功实现了理论范式的转变,也证明了理论创新必须要有科学的方法论作为支撑的真谛。  相似文献   
89.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一部永不过时的经典作品,它以精辟而又犀利的语言,批判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思想,进一步科学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中关于人与环境和教育关系的论述内容科学而有深度,它有力批判了旧唯物主义教育万能论和环境决定论等错误思想。其中展现出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对当今时代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0.
恩格斯从道德的出发点、道德的外在表现形式以及道德的基础和行为准则三方面对费尔巴哈的道德观进行批判和继承,并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得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道德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