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43篇
中国政治   50篇
政治理论   32篇
综合类   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秦抗抗 《人民论坛》2012,(17):200-201
马克思的思想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其变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他对待费尔巴哈态度的转变,从这一转变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在关注的对象、思考问题的逻辑以及论证的方法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透析这些变化,可以使我们对"卡尔·马克思问题"有更好的认识。  相似文献   
93.
詹颂生 《岭南学刊》2018,(1):125-130
通过对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部经典著作的时代背景、重要内涵和当代价值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我们认为:这部著作既准确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龙去脉,又精辟阐述和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概念、原理和创新,因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具经典意义的导论或代表作;它对于我们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和研究方法,与时俱进地应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着十分显著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4.
德国著名思想家费尔巴哈的宗教观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观和宗教观产生过巨大影响。马克思是赞成费尔巴哈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的观点的,但马克思并没有停留在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宗教观上,而仅仅是把它作为继续前进的出发点。马克思指出,不能从人的“自我意识”和“人的本质”中去寻求对宗教的解释,而应当从宗教的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现成的物质世界中,从社会上人们的生产方式中,去寻求宗教的本质,这样才会找到正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95.
孙厚权 《理论月刊》2003,4(7):29-31
马克思恩格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费尔巴哈论》三篇论著中阐述了相同的主题:批判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构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思想的历史链接。《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点,《德意志意识形态》展开了《提纲》中的思想,突出了生产实践,在《费尔巴哈论》恩格斯从发展过程和内容等方面较为全面地评价了费尔巴哈哲学,强调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继承和发展了《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思想。  相似文献   
96.
人们常说马克思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那么,这种完整性和统一性表现在哪里呢?我认为,这种统一性就表现在它们各自从不同层面,对人的解放的理论追求和价值承诺上。可以说,人的解放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于马克思整个理论体系的方方面面。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实质和核心,体现了马克思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辩证统一。它贯穿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各个时期,体现在马克思思想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97.
《学理论》2020,(9)
在消费主义、享乐主义蔓延的当今社会,树立正确的物质价值取向对个人价值选择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以恩格斯的《费尔巴哈论》为视角,通过恩格斯对物质主义价值取向的批判,探讨马克思主义物质价值取向。并通过解构当今社会存在的物质主义现象,为树立正确的物质价值取向,处理好物质需要与精神追求的关系提出建议。新时代的青年需要正确认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严格要求自我,实现全面发展;注重构建精神世界,践行社会主义新风尚。  相似文献   
9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马克思对实践的科学理解为基础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开始与旧唯物主义彻底决裂,形成了自己新的世界观,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99.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马克思“历史科学”建构的起点,蕴含着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在《提纲》第一条中,马克思合理地介入实践范畴,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展开了彻底性批判,既有力驳斥了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感性直观的致命缺陷,又猛烈抨击了唯心主义抽象能动的根本缺陷。马克思经由对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双重清算,不仅完成了对旧哲学内在体系的彻底解构,从旧营垒的困境中跳脱而出;而且以实践观为锁钥开辟了认识世界的新路径,通达出一种导向科学观念本身的历史思维模式,从而实现了对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历史性超越。  相似文献   
100.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篇幅短小精悍,内容深刻丰富,充分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基础。新时代重温《提纲》,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实践与理论的辩证关系,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实践真理标准,有助于我们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