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31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人民公安》2015,(7):22-23
自2015年年初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春雷行动”以来,各地公安机关成功破获了一系列“黑拐枪”、“盗抢骗”案件。2015年2月初,“春雷行动”首次集中收网行动,打掉非法获取买卖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电信诈骗等犯罪团伙107个,抓获犯罪嫌疑人847名,其中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源头”14人、转卖信息牟利的“中间商”92人、涉嫌电信诈骗和非法调查等违法犯罪人员741名,查缴从事违法犯罪的非实名电话卡、手机卡1700余张。2015年2月底,公安部组织“春雷行动”第  相似文献   
32.
33.
赃款赃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赃款赃物作为刑事司法中经常使用的概念,立法并没有统一其内涵和外延:有时是指犯罪分于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有时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扣押、冻结、查封的被告人的财物,有时是指追缴的财物,立法规定的多样性导致了司法实践操作的混乱,有认真研究的必要,本文拟略抒管见,以期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一、赃款赃物的内涵 笔者认为,赃款赃物是指进入刑事诉讼程序、与犯罪有关的款项和物品,包括违法所得的财物、部分犯罪对象和犯罪工具等。在理解和界定赃款赃物时,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4.
近几年来,检察机关在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的过程中,发现涉案人员除犯罪所得的赃款赃物外,尚有较大数量的违法所得。以前,处理此类违法所得,由检察机关出具没收决定书以及省财政统一印制的罚没收据,将违法所得予以没收,上缴国库,对不服没收决定的申诉,列人控申复查的范围。检察机关不再行使没  相似文献   
35.
李蒙 《民主与法制》2011,(22):25-26
新的千年反腐败走向深层次 时光转到新的千年,2000年初,中共中央派出“四二零专案调查组”,将湛江、厦门特大走私案基本查清。湛江特大走私案走私总值114亿元,偷逃关税70多亿元。全案共收缴、扣押赃款赃物及不动产4.7亿元,查处涉案人员331人,其中公职人员259人;有6人被判死刑,9人被判死缓,11人被判无期徒刑,54人被判有期徒刑。  相似文献   
36.
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反贪侦查活动中的犯罪嫌疑人对检察机关的调查稍有察觉,就可能毁灭、伪造证据、串供、转移赃款赃物,所以反贪侦查必须善于抓住时机,快反应、快出击、快取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犯罪分子容易隐匿、毁灭的主要证据固定下来,使犯罪分子没有喘息的机会,以快制胜、以快追赃、以快突破关系网。否则反贪侦查工作将会陷入被动。处于重重困难之中。为此,笔者谈谈反侦查中“以快制胜”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37.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公、检、法对于扣押、冻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财物及其孳息,应妥善保管,以供核查,不再随案移送;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以后,赃款赃物应一律没收,上缴国库;对于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从而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司法机关工作的一大难题,对提高办案效率,加强依法办案,防止司法腐败,保护当事人的财产权利,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8.
《时事资料手册》2007,(1):115-115
2006年12月底,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七类贪污贿赂案件不适用缓刑:拒不供认犯罪事实而在案证据确实充分:主观上没有悔罪表现或者避重就轻,口头上表示悔罪.但却不如实交代罪行:索贿造成他人生活严重困难或向生活严重困难的人索贿以及贪污国家扶贫、救济款物:没有退赃和悔改表现。挥霍赃款后无能力退赔以及因其行为给国家、集体、个人造成的损失难以弥补.社会危害大;曾因贪污、受贿行为受过行政处分或刑罚处罚;赃款赃物用于走私、赌博等非法活动:共同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等。  相似文献   
39.
赃款赃物处理的法律实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刑事诉讼中,追缴赃款赃物既是调查取证的重要一环,也是为国家、受害人挽回经济损失,打击犯罪的重要措施。而赃款赃物最终如何处理,会影响到犯罪人、被害人甚至第三人的实体权利。我国现行《刑法》第64条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使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  相似文献   
40.
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 ,在不法将该动产转让给第三人后 ,若第三人在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 ,则可依法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善于取得制度源于日耳曼法中的“以手护手”原则。其构成要件应包括 :转让人必须是无处分权的人 ;受让人取得的财产必须是法律允许流通的财产 ;受让人取得财产时必须是出于善意 ;受让人取得财产时必须是有偿的。在经济犯罪案件中 ,常涉及追赃的问题 ,若赃款赃物已被第三人善意有偿取得 ,能否追缴 ?我国民事法律无明文规定 ,学界和司法机关有不同认识和做法 ,我们认为 ,不应追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