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79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财产型犯罪的赃物作刑事法律性质与民法意义的双层分析,试图建立起对赃物的完整认识,进而说明研究赃物的使用价值及赃物经济性质的不可忽视性。探讨在流通物或者是限制流通物的前提下收受赃物的人可以掌握并运用的权利类型。在承认赃物的使用价值(有用性)的基础上,受赃人对该类赃物具有部分权利行使的空间与可能并且法律应当考量其参与经济活动的独立意义。  相似文献   
42.
赃物犯罪是一类性质较轻的犯罪,但因其对司法活动的正常进行造成妨碍,其社会危害性不容轻视.中日刑法对此均予以规制,但是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对该罪的本质、体系定位以及构成特征等方面比较研究,可以深化对我国的赃物犯罪基本理论的理解,对司法适用乃至刑事立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3.
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该规定行为通常被称之为转化型抢劫行为。据此,成立转化型抢劫罪,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前提条件,即行为人必须是先“犯盗窃、诈骗、抢夺罪”,  相似文献   
44.
2005年7月26日上午,莱阳市公安局接到报案,辖区某公司总控电脑被盗。仅仅两天,案件告破,犯罪嫌疑人胡某被抓获,电脑却因胡某多次转移而失踪。按说,案破了人归案,赃物价值又不大,民警们可以歇歇脚了,但考虑该电脑存有生产运行所有资料,又没有备份,重新调试至少需要5个月的时间,便急企业所急,连夜投入排查,终于在7月30日使电脑完璧归赵。  相似文献   
4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第112条的规定,赃物限制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但是,从善意取得制度重在保护交易安全的价值取向出发,用构成要件控制其运用,借鉴国外的立法例,赃物应该完全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相似文献   
46.
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是财产所有权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没有专门的法律对这一重要制度加以确认,特别是对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是一个争论比较激烈的问题。结合我国案件情况,参考国外有关的规定和做法,宜对《关于没收和处理赃款财物若干暂行规定》作出适当修改。  相似文献   
47.
《物权法》对善意取得制度作了规定,但有些问题还是没有达成共识,本文就善意取得制度构成要件、遗失物和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8.
在域外法上,对赃物的善意取得及限制均设有明文,在承认赃物的善意取得前提下,通常又设置限制性规定,如赃物的原物返还。我国法律包括物权法至今未对此作出规定。物权法施行前。赃物的善意取得是通过司法解释或其他规范性文件调整的,前后经历了三个阶段,对于赃物的态度前后不一。物权法在第一百零六条设置了善意取得制度,在第一百零七条对遗失物善意取得作出限制性规定,但赃物的善意取得仍未涉及。笔者认为,对于赃物善意取得的法律适用:一方面,应当把第一百零六条与第一百零七条的关系解释为包容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其中第一百零六条中法律另有规定应当作限缩解释,不是指赃物、遗失物善意取得(构成要件)的规定,而只是对赃物、遗失物的限制性规定。另一方面,鉴于赃物与遗失物同为脱离物,在善意取得制度上具有实质上的相类似性,对于赃物善意取得的限制性规定可以类类适用第一百零七条。  相似文献   
49.
法之 《支部生活》2008,(9):44-44
我国《刑法》第172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予以窝藏或者代为销售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可以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里所称的明知,包括暗示在内,如通过某些约定的暗号、暗语、手势等,达到双方心中有数就算“明知”。总之,只要是主观上有知道是赃物的认识,客观上又有窝赃、销赃的实际行为,就构成了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50.
赃物价格鉴定是物价部门接受公安司法部门的委托,对赃物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其案发时市场价格的活动。赃物价格鉴定是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证据,特别是在侵犯财产案件中,赃物价格的高低往往是罪与非罪、罪重与罪轻的根据。检察实践中,对赃物价格鉴定的审查与监督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